• 发文单位:商务局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2019-03-04 10:36
  • 效力状态:有效
  • 主题分类:工商
  • 索引号:K28041758/2020-28200

2019年全市商务工作要点(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9-03-04 10:36:33

  2019年全市商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商务工作会议和省市全会及“两会”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全方位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稳投资、稳外贸、稳外资、扩内需、转动能、促升级,树立全球视野,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谋划建设全国市场枢纽和中部强大市场,加快“贸易强市”建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三化”大武汉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19年全市商务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60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外贸出口额增长7%;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增长10%;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增长15%;口岸货运量增长11%。 

  一、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体制改革再创新 

  1、优化对外开放工作机制。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对外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件。健全和强化全市对开放领导小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职能,统筹协调对外开放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双月市长与企业家对话机制、双月对外开放(招商引资)调度会议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完善每季全市口岸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探索建立开放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科学调度督促全市对外开放工作。 

  2、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实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汉口北外贸新业态综试区、外贸综合服务、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等重点改革任务。深化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服务品质,改善消费环境。加快推动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城市早日获批。用改革发展的理念,高质量编制武汉市口岸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破除制约瓶颈。 

  3、全面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出台武汉市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做好外资企业协调服务,实现内外资同等待遇。发挥好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示范引领作用,总结推广自贸区试验经验,促进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争取更多国家级重大平台、重大项目落户自贸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推动自贸区与各口岸通关协作,促进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保区等联动发展。 

  二、实施招商引资新方略,推动产业动能再增强 

  4、创新招商引资绩效管理。突出规模与结构双优化导向,围绕招大引强、招新招特、产业集聚,科学设置和分解各项招商引资目标,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出台《2019年武汉市招商引资绩效考评办法》,强化目标调度督办,规范目标考核和管理,注重招商质效,强化项目落地,推动武汉产品向武汉品牌转变,不断擦亮“武汉造”。 

  5、创新产业链招商方式。聚焦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四大国家新基地建设,重点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服务业500强,编制产业链、创新链招商清单,大力引进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项目,打造完整产业链。聚焦全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进产业招商在补链、强链、延链上有所突破。聚焦商贸流通、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央企(国企)混改,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策划开展“招商引贸”系列专题活动,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促进招商引资与商务发展双向提升,以招商引资促进新消费、打造新业态。聚焦推动在手在谈重大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形成有效投资。 

  6、创新招商平台搭建。精心策划海外招商、产业招商、商务功能提升招商等重大招商专场活动,持续推动“双招双引”向海外延伸。更加重视吸引外资,继续策划举办世界500强及全球知名外企招商大会系列活动,引导外资投向新兴产业和新兴消费领域。积极支持更多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企业在汉举办全球供应商大会,大力引进企业总部和“第二总部”。 

  7、创新招商体制机制。强化重大项目统筹,形成全市招商合力。加强产业招商队伍统筹,优化重点产业专班招商机制。推行智慧化招商,上线运行“武汉市招商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探索市场化招商,出台全市市场化招商促进办法,构建全球投资推广网络体系。 

  8、创新招商引资政策。出台利用外资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大对外资项目支持力度。重点围绕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全市重点产业、贸易支柱强企等,研究制定招商引资支持政策。 

  三、顺应强大市场新要求,推动内贸流通再升级 

  9、加强规划制度引领。高站位做好顶层规划设计,系统性谋划建设内陆消费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现“货到汉口活”的复兴。推动出台《武汉市商业网点管理办法》,建立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听证制度。 

  10、高标准改造提升步行街。建设江汉路等一批高品位步行街,推动汉正街等高品质商业街区加快复兴。推动全市商圈差异化发展,支持各区打造商业地标。鼓励社会资本复兴“老字号”。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11、培育消费供给热点。增强汽车、家电等热点消费,扩大服务消费,拓展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线上线下融合消费等。推进国际品牌在汉首发。促进商业与会展、旅游、文化融合,借助节庆、会展、赛事扩大消费规模。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擦亮“楚菜”餐饮名片。 

  12、拓展新兴流通方式。突破性发展智慧零售,大胆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培育引进知名品牌旗舰店、体验店50个。推进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 

  13、规范商务市场秩序。落实商务领域“红黑名单”制度,完善商务领域联合激励惩戒工作机制。坚持市区统筹、以区为主、属地管理原则,压实平安商务建设市区两级行业监管责任,督促企业依法落实主体责任。 

  四、应对国际形势新变化,推动外向经济再拓展 

  (一)培育外贸增长新动能 

  14、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大力推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融合发展,提升武汉“买全球、卖全球”功能。2019年拟引进、培育5到8家跨境电子商务龙头企业,集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1000家,布局跨境电商海外仓50处。 

  15、着力优化外贸结构。优化外贸主体结构,深化“外贸三项工程”,壮大对外贸易市场主体,加大对民营外贸出口企业扶持力度。优化外贸商品结构,加快培育国家、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形成外贸产业集群优势。优化外贸市场布局,支持外贸企业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提升外贸出口抗风险能力。 

  16、大力推进跨境电商试点。加快出台支持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的专项政策和招商引资政策,实现网购保税进口、零售出口等业务突破性发展,力争2019年进入全国综试区第一方阵。持续推进跨境电商“交易平台+产业”项目,举办跨境电商峰会,吸引更多优质平合和企业落户武汉。推动跨境电商园区建设,加快跨境电商产业聚集。 

  17、全力激发进口潜能。结合商务部“丝路电商”工程,鼓励有条件的本土电商企业积极拓展全球布局。进一步牵头组织好第二届进博会武汉交易分团各项工作。 

  (二)拓展对外经济合作 

  18、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大力培育本土跨国企业,支持光电子通讯、激光、卫星导航、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能国际化布局;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总承包,促进外贸外资外经融合发展,探索开展投资、建设、运营相结合的建营一体化项目,扩大武汉产品、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出口。 

  19、创新对外合作方式。大力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支持在汉央企与我市中小企业“走出去”联盟公司深度合作,以实施赞比亚水电项目为突破口,共同探索“抱团出海”新路径。力争“中国国际工程产业供需合作峰会”定点落户武汉,每年定期举办,带动国际工程产业链发展。 

  20、优化对外合作环境。强化对企业“走出去”重点国别和产业的指引,降低企业“出海”风险。广泛建立外部联系,加强与各国地方政府、海外商协会、我国驻外使领馆以及国家商务部授牌的境外产业园的联络往来。 

  (三)打造“武汉服务”品牌 

  21、深化服贸创新发展试点。大力推动服务外包、技术贸易、文化贸易等重点领域提档升级,积极探索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开放路径、促进机制、政策体系、监管制度和发展模式,力争形成一批新的试点经验。全力办好2019全球服务外包大会暨第三届中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武汉峰会。 

  22、夯实服务贸易发展基础。完善区级服务贸易管理体系,制订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综合绩效考评办法。优化服务贸易政策体系,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金融、便利化等国家支持政策。搭建服务贸易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建成若干公共服务能力强、覆盖范围广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园区载体建设,打造一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示范项目。 

  23、促进服务外包提档升级。深化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服务外包产业升级行动。积极拓展服务外包海外市场,不断提升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服务外包产业高端化、国际化发展。优化服务外包产业布局,促进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化、特色化发展。 

  (四)优化口岸通关环境 

  24、统筹口岸协调。充分发挥口岸办职能作用和口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动口岸经济发展。协调推进口岸与综保区、自贸区无缝对接,推动建成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建立健全口岸服务管理机制、通报机制等。 

  25、加强口岸建设。服务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铁水空国际通达能力,推动更多国际客货运航线开通,提升航空口岸国际化水平,优化近洋航线和江海直航业务。争取花山、汉南等港区尽快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使用。加强对指定进口口岸及海关特殊监管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推动,切实提升口岸使用效率。 

  26、完善口岸服务。健全口岸服务管理机制,优化通关流程、压缩通关时间、降低通关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全面落实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提升口岸使用效率和综合服务能力。支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全力打造内陆国际化集疏运中心。 

  (五)提升会展国际化水平 

  27、构建多元会展格局。全力办好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中国国际商用车展、世界飞行者大会等国际展会。加快推进本地品牌展会“三个10”发展计划,加快培育会展主体,延伸会展产业链,带动消费升级。 

  28、提升会展国际水平。以武汉国际投资与经贸合作博览会、中国国际商用车展等为抓手,策划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主场经贸合作活动。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展会,积极争取国际性或国家级的会展活动布局武汉,支持扩大国际组织认证认可的展览机构和展会数量。 

  29、加快会展配套建设。加快完善全市会展“1+3+N”功能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完善国博中心配套建设。 

  30、优化会展服务环境。推动出台《会展业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会展统计分析体系,扶持会展领军企业,打造国家会展中心城市、国际会展之都。 

  五、贯彻商务管理新理念,推动精细服务再提质 

  3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扩大开放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限制,积极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出台地方政策,鼓励外商投资武汉、增资武汉。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提供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健全完善外资投诉处理机制,进一步加大外商在华合法权益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营造公平透明、稳定可期的营商环境。 

  32、全力服务第七届军运会。对照省委“四个一流”,建立“职责分明、重点突出、紧密联动、运转高效、全程可控”的运行保障机制,切实做好军运会抵离服务、军运村餐饮服务。 

  33、推行招商引资项目精细化管理。推行招商引资项目“管家式”服务,构建专业化、精细化招商体系。 

  34、加快利用大数据服务商务工作。完成招商和商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提高招商引资及商务工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以及服务企业投资决策的水平。 

  35、提高相关行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商务系统依法行政制度化建设,提升全市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加强对单用途预付卡的有效监管。 

  36、加强商务领域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继续推行和完善招投标方式选择专业机构、外聘安全专家参与工作等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六、落实机关作风新部署,推动自身建设再深化 

  37、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和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基层党建,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 

  38、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巩固和拓展机关作风建设新成效。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实施办法。 

  39、加强依法行政。加强重大政府活动合法性审查,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40、加强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商务行业优势,积极实施电商扶贫、劳务扶贫、家政扶贫等措施,落实好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责任,加大光辉村精准扶贫巩固阶段的支持力度,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贡献商务力量。 

  41、加强队伍建设。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科学培养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快商务系统人才建设,系统组织对企业负责人、商务系统职工干部的专项业务培训,大力引进高层次商贸经济人才,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到部委挂职锻炼,接收更多专业人员到市商务局挂职交流,为全市商务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4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的质量,为商务系统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