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机关建设>疫情防控

12月频上热搜 从疫情“风暴眼”到经济“风向标” 疫后重振武汉经济总量全国前十

发布日期:2020-12-16 11:19:54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 强强联手

武钢工业港变“武汉工业港”

■ 第一梯队

旅游实力副省级城市排第四外地游客数量激增

■ 历史新高

用电最大负荷1040.3万千瓦创武汉冬季单日用电历史新高

■ 武汉首张

“一照多址”营业执照颁发为企业简流程降成本 

光谷高新技术增加值GDP占比超六成

华工科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技术人员在白车身焊接生产线忙碌。

光谷经济科技含量更高,攀上更“高”点。15日,东湖高新区举行发布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和光谷连续四年编制的“光谷指数”最新出炉,光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高新技术增加值已突破千亿元,达1176.7亿元,占GDP的比重再创新高,达到62.7%。

2019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4167.27亿元,而光谷就占了近三成。

跟科技创新有关的重要指标加速增长

5年间,光谷“强”在哪?创新!

以创新性和突破性为显著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处于经济体系的最高端,代表一个地区参与区域竞争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显示着经济实力的“强”度。

东湖高新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已成为光谷创新发展“听诊器”“晴雨表”和“指南针”的光谷指数,验证了光谷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和“含新量”。

《光谷指数2020》从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产业引领、国际开放、生态营造5个评价维度构建了43个三级指标,而近年来,“创新驱动指数”增长最快,年均增幅接近30%,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愈发强劲。

从2015年到2019年,五年翻一番的有:人均技术合同(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签订的合同)成交额,万人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瞪羚企业群体数量等。

距离“世界光谷”还有多远?

光纤、光缆、光纤激光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据“光谷指数”显示,2015年以来,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产业规模逐年稳步扩张,四年年均增长7.4%,2019年产业收入规模已近6000亿元。

2019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光器件、光纤光缆加权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0.8%,光纤、光缆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都突破了12%,光纤激光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0.6%。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建议,光谷要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产业竞争力,实现从国内市场领袖到全球市场领袖的跃升,并持续提升价值链层次和行业控制力。

今年,《光谷指数2020》在对标对象的选择上,除国内十家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之外,还将光谷与硅谷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光谷的常住人口趋于年轻化,2019年20-44岁人口占比达51.4%,高于硅谷13个百分点。但光谷在创新龙头企业引育、“耐心资本”支撑、高质量专利产出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15日发布现场,科技部火炬中心原副主任、盛景网联公司首席战略顾问杨跃承介绍,一流园区未来要在铸造国家竞争力征程中找到使命位置。光谷应率先在区域层面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光谷实践”,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经验和方案。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李春龙

宝武投资57亿元重点项目启动

武钢工业港将变身武汉工业港

启动建设的武汉工业港。  

长江日报讯(记者黄莹 通讯员喻俊琳)12月15日,武钢正式启动武汉工业港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7亿元,是中国宝武在汉投资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

武汉工业港“前身”是武钢工业港,地处青山区沿江地带,占地3269亩。经过数十年发展,已成为长江中游地区大型综合性港口,年货物吞吐量3000万吨,港区内有10条铁路专用线可通达全国。

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国宝武对武钢工业港进行重新规划和升级,依托武汉制造产业基础,以数字经济为港口赋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武汉工业港项目是中国宝武与中国诚通两家央企强强联手的结晶,由宝武欧冶云商旗下武钢物流主导开发、建设、运营,是中国宝武沿长江经济带“弯弓搭箭”大物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将按照“港区—园区—城区”功能规划,分三期建设,计划5年内建成。建成后,武钢工业港将变身“武汉工业港”,从企业港口转型为社会公共港口,为武汉及华中地区大宗商品提供贸易、金融、物流、加工等综合服务,成为华中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和生产资料集散中心,以及中国宝武高质量钢铁生态圈大物流体系的重要枢纽节点,“港产城”一体化的国家级现代物流枢纽。

新港区将打造数字化物流和交易平台,大量引进5G、大数据、AI、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助力港口“云端”转型。未来客户可借助智慧物流和金融服务系统实现线上交易,以及“陌生人成交”“无实物成交”等全新交易模式,节省交易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