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对接RCEP公共服务平台

“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正式发布

发布日期:2024-08-27 16:31:56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2024年7月16日上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在南校园善衡堂召开研究成果发布会,发布 “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该指数是连续第九年对外发布,这项成果作为总结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与进一步分析改革方向的系统性研究,旨在为自贸区制度创新政策的落地与创新方向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中山大学党委常委、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教授,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哲学系主任张伟教授出席新闻发布会,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岭南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原副校长李善民教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教授、副院长李胜兰教授、副院长董淳锷教授、副院长史欣向副教授领衔研究团队发布。

此次研究成果发布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到场参加,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社、中国科学报、新华网、央视网、人民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在内的近三十家国内主流媒体记者到会报道。

发布会亮点

01 领导致辞

中山大学党委常委、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中山大学百年华诞,我们将继续支持自贸区(港)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及平台建设,紧跟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及国际化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企业及智库合作,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助力自贸试验区在新时代实现新跨越。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李善民教授表示,适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选择在今天发布,我们希望可以与党中央号召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精神同频共振,为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提供鲜活的例证。时至今日,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进入第十一个年头。十年之后,自贸试验区迈入了新征程,首先要做的便是系统全面地总结过往的经验,干中学,边干边总结。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就是在不断地总结和推广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经验。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

02 颁发纪念证书

中山大学党委常委、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教授向特邀的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片区和南沙片区代表颁发发布会纪念证书。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李善民教授向特邀的天津自贸试验区、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片区代表颁发发布会纪念证书。

03 “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成果发布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2023至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于2016年首次发布,针对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57个片区)制度创新成效展开全面评估,并提供深化改革政策建议,是系统评估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特色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围绕“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改革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与“法治化环境”五大维度开展指标体系设计、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指数测度工作,从而对当前自贸试验区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成效进行系统性、深层次和多视角的检视与考察。

自贸试验区历经十年的发展,通过全方位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研究院适时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的指标体系做出了调整,以更好地响应国家关于自贸试验区实施提升战略的要求,更准确地反映我国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动向。根据指数得分结果,广东前海、上海(浦东)、广东南沙、上海(临港)、天津、北京、福建厦门、四川成都、广东横琴、重庆进入全国前十名。

04《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进展介绍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史欣向介绍了本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的主要进展情况。今年是连续第九年编著《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在各级政府及学界广受瞩目,影响深刻,对全国的自贸试验区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05 “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进展介绍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董淳锷介绍了本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的主要进展情况。今年将围绕“创新性”、“区域性”、“契合性”、“完备性”的原则遴选最具代表性的制度创新案例,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与提升提供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对象。

06 媒体问答

最后,围绕研究报告成果的内容,现场媒体就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下一步提升方向等议题,与符正平教授、史欣向副教授及研究团队进行了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