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对接RCEP公共服务平台

临港十大举措支持企业高水平“走出去”

发布日期:2025-03-25 15:24:29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

中国企业“出海潮”奔涌,承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战略使命的临港新片区正全力锻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出海”服务保障体系。昨天举行的2025中资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大会宣布,首单非居民并购贷款落地临港新片区,以离岸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

当天,新片区还发布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十大举措。临港新片区涉外中心揭牌,20家企业“出海”重点服务机构集中入驻签约,13个新片区“走出去”全国服务分站和24个海外联络站发布。临港正通过一系列举措聚力打造“SAGG(Special Area Going Global)新片区出海”特色品牌,助力中资企业更高效、更稳健、更便捷融入全球产业链。

在金融制度创新方面,新片区率先在贷款比例、期限等方面放宽非居民并购贷款限制,进一步满足“走出去”企业融资需求。得益于该优势政策,近日,首单科技企业跨境并购贷款试点业务已完成审批,浦发银行为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跨境并购国外某知名科技企业的交易提供并购贷款。

“首单试点实现3方面突破:一是放宽贷款限制,支持不以控股为目的的战略性投资;二是放宽贷款比例和贷款期限;此外,还有助于提升国内银行离岸金融服务能力,实现金融服务伴随企业‘走出去’。”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金融贸易处副处长殷军表示。

当天发布的《临港新片区关于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的若干措施》紧密围绕企业“走出去”全生命周期需求,设置四大支持领域,包括支持企业“走出去”总部、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发展以及支持举办高能级对外投资主题活动等,以更大力度优化企业“走出去”服务软环境。

记者从会上获悉,成立5年来,临港新片区备案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项目412个,中方投资总额达65.6亿美元。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国际合作首席事务官钟儒育表示,新片区将继续在跨境金融、离岸贸易、跨境数据流动等方面探索,为企业“出海”提供更有力政策支持,还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痛点难点狠抓制度创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新片区正以高质量专业服务支撑企业高水平“走出去”。自去年6月启用以来,新片区设立的“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是全国首家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办事大厅,已有30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涵盖跨境金融、涉外保险、法律、财税、境外投资备案等20个领域,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常态化公共咨询服务。同时,平台还与跨境通、法务通、金服通、航运通等数字化服务平台相链接,进一步提升集成服务效能。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对接国际组织超过50家、服务本土跨国企业250家。

高效集成的服务模式让不少“走出去”企业享受到便利。从布局海外建厂到完成备案、购置土地,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只用了7个月。“首次自主在海外投资建厂,我们在境外投资政策、备案流程等方面都面临挑战,‘走出去’平台提供了全流程贴心服务。”康耐特首席财务官许胡寅举例说,公司计划在工厂筹备阶段同步组建人才团队,“走出去”平台迅速匹配4家头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一上午时间为企业提供轮流咨询服务,帮助快速掌握境外人力资源情况。

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