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年终冲刺打好收官战
发布日期:2019-12-09 10:36:23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今年市级重大项目投资,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目标。华星光电T3无人厂区内,千余台自动化设备操作全流程;东风本田三厂,每59秒就有一辆新车开下生产线……一个又一个武汉速度创造出来。
如何推动更多重大项目尽快达成、释放产能?“关键要做到心中有数,拿得出新办法。经济运行调度要强化,年内计划开工的应开尽开,已开工的尽快投产达产”。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尤其强调,完成今年目标,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找准下力气的方向。对于差距较大的部位要重点督办,真正让人“坐不住”,“可以有排名上的末位,但不能有完不成的任务”。
企业做好企业的事,政府做好服务的事
全力冲刺,还意味着加力加速,改善营商环境。
日前,京东方光电科技公司收到一笔6.2亿元的增量留抵退税。据了解,这家公司10.5代线在武汉开工、点亮以来,一直在高额投入,企业资金压力很大。得知相关情况后,武汉市第一时间落实国家最新减税降费举措,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在武汉各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目前已发布的“双评议”半月报中,半数以上部门都在关注营商环境,大到企业开办,小到修通企业门口断头路,优化服务可以说巨细无遗。
今年,我市出台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获得信贷、获得电力、获得用水、获得用气等23项主要指标责任到单位,市领导分领域包片、各单位分指标负责、各区分区域把守,考核末位将被约谈。
光是这些还不够,市委市政府指出,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提出的诉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敢担当善作为,对标东部沿海城市,增强问题办结的紧迫感,“放管服”要真正落实到位,“不能喊来喊去只是一句口号”。
如今在武汉,开发园区当房东“躺着收钱”模式一去不返,企业只负责研发和市场,园区提供贴身服务,共融共生。
武汉腾飞高科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前不久从中关村搬到了光谷,故事为很多人津津乐道。企业负责人说,区里6次派人到北京找他洽谈,于是“我就做了这个决定”。
寻求合理性的“弯道超车”,加快建设新一线城市
“未来武汉的增长潜力在哪?”对这一命题,武汉市给出了初步的破题思路:
直面外部经济下行压力,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抓住机遇,弯道超车。
近期的密集调研中,市委主要领导建言东风、湖北中烟一众龙头企业,产业链要向上下游延伸,向现代服务业拓展。同时强调,政府部门要为企业创新、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提供保障,优化服务。
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变化,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本月5日,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深圳迈瑞集团,把一个研究院项目落在了光谷生物城。项目建成后,将引进人员约2000人,高管和高端研发人员过半,推动武汉大健康产业发展。
11月30日,11家北大校友企业签约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当天,首届北京大学全球校友论坛在武汉举行——这也是国内名校首度将校友大会设在武汉。北大校友黄琳说,这次来江城,感觉“这里的发展势头更强劲了”。
年终岁末,除了冲刺收官,武汉还在积极谋划下一步发展,如争取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等。加快建设新一线城市,武汉多向度发力。
- 上一篇: 武汉中商随居然之家走向全国
- 下一篇: 武汉开发区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增长27.2%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465号

武汉和谐商务微博
“武汉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