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工作动态

楚河汉街多家店年销售额中部第一

发布日期:2019-12-13 14:40:10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洼地变身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成为商业新地标

  楚河汉街多家店年销售额中部第一

  全长1500米的楚河汉街,有现代版“清明上河图”之称,也是全国唯一集结全球10大快时尚品牌的步行街。12月5日上午 ,“抓机遇、谋发展”采访团走进位于武昌的楚河汉街进行采访,长江日报记者再一次感受到了武汉商业新地标惊人的实力。

  曾经蚊蝇乱飞鼠害横行,而今成商业文化名街

  楚河汉街因楚河而生,沿南岸而建。汉街东起水果湖,西至沙湖,总长1.5公里,而在2011年9月开街前,那里还是蚊蝇乱飞的一片洼地。

  “那一片以前是武重集团的宿舍区,路面都是坑坑洼洼的砂石路,中北路周边还有很多农田,用蚊蝇乱飞、鼠害横行来形容当时的环境一点都不为过。”说到过去,家住附近东亭社区的76岁老居民李贻清记忆犹新。

  “老武重搬离后,这里被打造成武汉市中央文化区的一部分,不仅是商业步行街,更是文化旅游名街、历史文化街和生态景观街。”武昌区商务局负责人现场介绍,楚河汉街同时也是文化生态步行街和荆楚文化展示交流中心,配套建设了电影文化主题公园、汉秀剧场、杜莎夫人蜡像馆等八大文化资源,“它也被称为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2013年,中国第3座杜莎夫人蜡像馆在汉街开业。2018年,该馆成功申报国家3A级景区,今年客流量预计将突破25万人次。

  蜡像馆总经理杨胜军介绍,馆中展出的蜡像名人来自全球各国、各行各业。为了凸显武汉特色,还专门制作了该馆独有的刘亦菲、王凯、撒贝宁等武汉籍名人。

  多家店年销售额华中第一,日均客流8.9万

  11月,全国首家华为授权体验店Plus在楚河汉街重新装修后开业,目前其年销售额在全国排第二名,华中区域排第一。

  “高峰时段是在夏季,可能需要排队15—20分钟。”2017年,武汉第二家奈雪的茶在汉街万达广场开业。其华中区域开发总监金有武告诉记者,该店月均销售额在武汉(已有17家店)排第一,华中区域排第二,人气十分旺盛。

  在汉街万达广场的负一层,武汉唯一一家精品超市Olé以其暖色调的场景设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整个卖场经营面积达4000平方米,拥有超过70%的进口商品。该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3年9月28日入驻以来,实现了开业至今6年里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年销售额过亿的成绩。

  2018年楚河汉街吸引的旅游人群超3000万人次。汉街商管公司总经理肖荆波告诉记者,目前汉街的日均客流达8.9万人次,节假日客流峰值达23万人次,“NIKE、Adidas、ZARA、小米之家、周大福、UR等多家店的年销售额在华中区域都是排名第一。”

  汉街业绩每年增长,提升准入门槛争做“世界一流”

  《武昌区十三五商业网点规划》明确将楚河汉街纳入区级中北商圈。为此,武昌区专门编制区级《楚河汉街改造提升方案》。

  为此,武昌区政府投资了约1.3亿元综合提升汉街片区的道路体系、景观体系和亮化体系,同时还投入了1700万元启动楚河河道清淤工作。

  武昌区商务局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做好楚河汉街的商业企业引进工作,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另一方面加大规划引领力度,目前已与武汉商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随时为辖区企业提供咨询、信息指导、人才培养等服务。

  今年11月,在武昌区的推动组织下,汉街万达广场正式获评“绿色商场”称号,这也是武汉市唯一获得“绿色商场”称号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楚河汉街也给武昌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回报”。2018年武昌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55.8亿元,增幅达10.3%,在武汉市中心城区排名第一。此外,对社会资金的撬动十分明显,截至2018年年底撬动的社会资金达100亿元以上。

  肖荆波表示,汉街每一年的业绩目前都在逐年增长,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品牌准入门槛,并加快汰换机制建设,争做“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