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关注!《经济日报》:武汉构建网络零售商业体系
发布日期:2018-08-16 09:54:53 文章来源:招商武汉今日,《经济日报》在城市周刊栏目中发表了《武汉构建网络零售商业体系,24小时便利店是关键一环,小便利店有大未来》的文章,对武汉便利店市场进行了宣传推介。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了《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从报告统计的36个城市的结果来看,哈尔滨、武汉、长沙是我国便利店增长速度最快的3个城市,也成为零售龙头企业抢滩登陆的“主战场”。
多品牌纷纷试水
进入2018年,武汉市民发现身边以中百罗森、Today为代表的24小时便利店悄然变多,成为满足市民生活消费的主力。
真正打开武汉便利店市场的是2014年大举进攻武汉的“Today”便利店。截至2018年5月下旬,进驻武汉3年多时间,Today武汉门店已突破300大关。
Today甚至将总部搬到了武汉,“我们之所以要把总部迁到武汉,得益于武汉拥有新便利店成长的肥沃土壤。武汉是一个正处于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城市,人们对消费升级有巨大的需求,同时武汉有包括100多万大学生在内的大量年轻人群体。”Today创始人兼CEO宋迎春说。
在武汉,门店数量与Today相差不大的是中百罗森,这是中百集团与国际知名便利店品牌罗森(LAWSON)共同开设的24小时便利店。
“目前,武汉布点有250家,今年内大概扩展至300家。”中百罗森相关负责人表示。中百罗森在去年5月时,就以不到1年时间迅速开出100家门店,另一本土连锁品牌慕臣便利店门店总数已突破200家,并计划大力拓展直营店。
瞄准品质消费
凌晨1点,记者来到毗邻江汉路步行街的Today便利店,店内灯火通明,除了饮料、泡面、酸奶、米、油等便民超市常见商品,还有蒸包子、烤肠、卤蛋等熟食供应,甚至还出售感冒药、消炎药等药品,门口“24小时营业”的招牌很是醒目。
店内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值班,正在忙着整理商品条码。在记者驻留的20分钟内,几名在附近KTV唱歌的市民和两名“外卖”送货员来买、取东西。店员陈杰告诉记者,零点过后生意就少了,到早上7点一般能卖800元左右的商品,以熟食为主。
“20点到24点最忙。”陈杰说,黄金时段店里会安排2至3名员工,由于开在商业街附近,营业额能达到4000元,客人多数是年轻人和的士司机,饮料、面包、饼干等最俏销。
抢占消费升级制高点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不少24小时便利店零点到早上8点时段其实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为何还要坚持开下去?
从市商务局获悉,便利店的不同发展阶段与人均GDP有着密切关系。按照上海每3000人开设1家便利店的标准,到“十三五”末,武汉还可开设约1000余家24小时便利店,发展潜力较大。
今年上半年,武汉市三次产业比为1.8∶43.1∶55.1,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武汉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83元。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武汉服务业主导作用的增强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对消费升级的需求会更旺盛,24小时便利店在武汉更具发展前景。
市商务局局长韩民春表示——
更大的机遇来自国家层面。按照我们的设想,将构建完善全市“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为核心的“3+1”实体商业和“网络终端+网上商店+快速配送”为核心的网络零售商业体系。24小时便利店将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招商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