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谷联动:武汉光谷车谷两大产业集聚区加快协同发展
发布日期:2022-04-14 08:58:47 文章来源:招商武汉
4月11日一上午,位于武汉经开区南太子湖创新谷的103孵化器负责人李锋都在忙着接待又一批到访的企业负责人。他透露,今年一季度已经有武汉鲲鹏光年科技有限公司等21家初创型公司正式签约入驻,其中有20%左右的企业来自光谷。
据了解,103孵化器是光谷创业咖啡旗下的一个孵化品牌,由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和武汉光谷软件董事长李儒雄共同投资创办。
光谷科创企业
“破圈”加盟车谷
早在2017年,103创业咖啡就已经签约入驻南太子湖创新谷,也是武汉经开区首个民营孵化载体,当时面积1000余平方米。
“当时沌口地区远没有现在生活配套完善,入驻的企业也较少。”李锋介绍说,随着车谷科创33条、市场主体增量提质“黄金十条”等政策的出台,有意向来武汉经开区发展的各地企业越来越多,原有的场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经过“腾笼换鸟”,103孵化器投资1500万元对天高工业厂房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占地面积近20亩,去年5月正式启用。
“目前除了少数大面积户型空置外,80%以上的办公区域已经‘名花有主’,入驻企业达到129家,今年将力争培育出10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整体产值3亿元。”李锋信心满满地表示。
武汉惠泽新能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是新近入驻103孵化器的一家初创型企业,规模不大,目前有6名员工。据负责人余建强介绍,该公司是从光谷“母公司”中的一个部门独立出来创办的企业。

“当时过来踩点,一眼就看中,这里不仅交通便捷、生活设施配套完善,而且创业氛围浓厚,当天就签了约,直接拎包入驻。”余建强说,“之所以离开光谷选择来车谷创业,是因为这里是全市制造业的核心区域,离潜在客户更近,目前已经与28家客户签署合作协议,今年的目标是达到60家。”
入驻103孵化器的武汉小琛科技有限公司。
无独有偶,2019年在光谷成立的武汉小琛科技有限公司也已入驻103孵化器,这是一家从事新能源配套充电桩的科技初创型公司,研发团队在深圳、工厂在湖南株洲,武汉负责线上线下运维推广。
“车谷有众多新能源车企,也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对于公司在创业阶段实现快速发展至关重要。”总经理刘峥说,今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新建1万个以上的充电桩,并开始布局境外电商市场。
双谷并肩“作战”
攻坚车规级功能芯片
面对全球“缺芯”困境,当下,光谷、车谷正在并肩“作战”,重点攻坚车规级功能芯片。“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武汉半导体产业补上关键的车规级功能芯片链条,这是车谷光谷科创企业的共识。
作为两大央企东风公司和中国信科的承载体,位于车谷的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与位于光谷的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联手共建车规级芯片联合实验室。
“研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勇介绍,“相比消费类电子产品使用的芯片,汽车芯片对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飞思灵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加强汽车用芯片研发,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与此同时,国内人工智能头部企业科大讯飞也分别在光谷、车谷布局。其中,光谷基地定位为服务华中区域、辐射全国的研发中心,车谷则布局华中总部、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和华中人工智能研究院,两边错位发展,相互促进。

“目前,科大讯飞在湖北的员工总数达到1800人,预计‘十四五’末将增加至3000人,是除总部之外规模最大的区域平台。”科大讯飞华中公司副总经理尚上介绍,从2015年在武汉体系化开展业务以来,科大讯飞在光谷、车谷先后布局医疗、园区、水利、政务、工业等领域,运用AI、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助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月前,光谷正式宣布加入“新势力造车”,将谋划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终端产业园,带动“光芯屏端网”扩容升级。
面对武汉城市留言板上网友关于“光谷造车”的询问,市商务局曾回复:“中国车谷是我市汽车产业的核心区域,目前已建成全5G接入的开放道路自动驾驶示范区,已构建下一代汽车产业‘生态圈’。光谷依托智力人才优势,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中,重点聚焦车载半导体、汽车软件、北斗导航等‘软实力’。两个区域相互补充。”
交通联系日益紧密
大站快车有望下月开通
今年以来,车谷与光谷的交通联系日益紧密,“双谷联动”正在加速推进。

- 上一篇: RCEP实施百天,武汉关区3亿元进出口货物享惠
- 下一篇: 投资30亿元,又一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