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寻机!湖北汽车产业多措并举提升抗风险能力
发布日期:2022-05-16 09:26:34 文章来源:招商武汉疫情原因,全国汽车产业今年遭遇了严重的供应链危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4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20.5万辆和118.1万辆,同比分别下滑46.1%和47.6%,为近十年来同期月度新低,许多整车、零部件企业面临减产甚至停产。在湖北,一些车企在最艰难的时刻,仍然保持着产线轰鸣,甚至业务还有所增长,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这又给我们的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思路呢?
创新支撑 加大产业链核心环节布局
最近,湖北汽车产业大事不断:11日,湖北举办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专项招商活动,一批围绕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的项目签约,投资超600亿;10日,车谷联合武汉理工大学成立研究院,重点瞄准汽车AI算法攻关;8日,湖北汽车龙头东风组团成立车规级芯片产业创新联合体,攻坚卡脖子最厉害的MCU芯片。一连串动作,瞄准的都是汽车产业链最核心的环节。
湖北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产业规划所所长孙俊聪:“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代表的专精特新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对于补齐产业链条,弥补关键的短板环节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不可替代性更强,具有重要的储备意义,短期的(整车)市场风险对它的影响有限。”
越核心的企业越从容,此次供应链危机中,这一观点多次得到印证。比如主攻发动机缸盖生产的武汉锦瑞,以往,这个密布着大量孔洞和凹槽的部件,因为制造工艺复杂,以往多为国外企业垄断。锦瑞来到湖北后,被选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用每年3000万的研发经费,拿下了70多项专利技术,把发动机缸盖做到了全国前三。在最困难的4月,每天4000件发动机缸盖产品走下产线。
武汉锦瑞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性军:“整体销售形势比较良好,同比2021年增长大概30%以上,企业高度重视研发创新,主导产品搭载了国内外众多的大型整车企业,并且实现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赛道切入。”
不止是武汉锦瑞,在湖北,生产车用功率半导体模块的智新科技,出货量顺利超过万只;主营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博格华纳,4月营收6100万元,超预期20%。湖北现已明确将围绕车规级芯片、高效发动机、新能源三电系统、智能网联技术等方向,加大创新研发布局力度,一方面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一方面增加危机下的抗风险能力。
提升供应链本地化率 增强抗风险能力
本月,湖北汽车还有一件大事,岚图第二款车型梦想家如期量产上市,这款车型从电机、智能网联产品到主要零部件,都来自车谷武汉经开区。
岚图汽车CEO兼CTO卢放:“实际上我们第一款车岚图Free,本地化的生产化率就已经是比较高了,然后梦想家我们做了进一步的提升,从供应链可控的角度来讲,会将更多的供应商选择在我们武汉。”
将更多供应商布局在本地,带来的是供应链安全可控。这一点做到极致的是广东车企比亚迪,依靠充足的本地供应,比亚迪4月做到了闭环生产,产量还实现了环比小幅增长。下一步,湖北将积极引导东风公司等整车企业与三环、恒隆等省内零部件龙头企业在研发、采购等层面深度合作,提升本地供应链质量水平,到2025年,力争将整车零部件比提升至1:1.2。
湖北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产业规划所所长孙俊聪:“提高本土汽车的零部件配套水平,提升供应链的韧性仍然是我们湖北的汽车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协同性比较强的零部件企业,应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延链、补链、强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