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播报丨投资武汉动态速览
发布日期:2023-02-27 08:54:03 文章来源:投资武汉近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赴特色商业街区、数字贸易企业、新型商业综合体等,调研促消费工作。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切实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通过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税费成本、融资成本、用能成本、用工成本,更大力度优化法治环境,更大力度改进作风强化服务保障等八个方面,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近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通报了2022年度营商环境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市州评价排名标杆城市代表,武汉市表示,要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对标一流标准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近日,武汉市会同省商务厅组织长飞光纤、东风进出口、岚图汽车、武汉美力钛科技等企业赴丹麦开展经贸交流活动。代表团一行先后拜访中国驻丹麦大使馆经商处、丹麦工业联合会(DI)、哥本哈根投资促进署等机构,丹麦Jan Nygaard AS.和Electric Way AS.(EW)等企业,于当地时间17日上午在哥本哈根成功举办经贸促进会,深入了解丹麦投资贸易、汽车、生物医药、消费品、国际物流等领域情况,并与当地机构和企业开展面对面交流、零距离对接,有力增进了双方经贸合作和友好沟通。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官网发布全国“2022年创新型产业集群”名单,武汉东湖高新区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全国46家集群确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并纳入创新型产业集群评价管理工作体系。
近日,2023年武汉首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举行,36个项目现场签约,总金额超过2亿元。此次对接活动聚焦汽车与光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36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涉及智能网联、车规级芯片、光纤传感、新能源等领域,其中32个项目由在汉企业承接。活动中,武汉市首批3个重点中试平台启动建设,分别为智能网联汽车中试平台、高性能钛合金零配件中试平台、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中试平台。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武汉6个项目入选,分别为船舶管系5G全连接数字化加工车间、中韩石化5G智能工厂、武汉星火数字产业基地、洪山区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创新园、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在危险源识别的集成创新应用。
武汉市近日印发《武汉市乡村休闲发展奖补办法(2022—2025年)》,围绕引进重点项目、招徕游客、基础设施提升、荣誉创建、景区纾困等方面提出扶持措施,各区新落户农文旅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不含土地价款)达到2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分别给予项目业主一次性奖励2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九届会商会日前举行。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在会上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发挥四省会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设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绿色发展先行区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近日,东湖高新区华大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该研究院将开展基因组学、单细胞组学、时空组学等领域的基础创新和应用研究,推进基因组学等技术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应用和成果转化,助力光谷打造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孵化、资本融合为一体的基因产业全链条。
近日,芬兰林斯特龙集团武汉工厂在武汉市蔡甸区正式投产,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再添一家外资企业。林斯特龙是一家从事工作服整体外包服务的跨国公司,2006年入驻中国以来,已在北京、上海、天津、苏州等多个城市建立工厂,服务企业超过1000家。每天,在中国约有50万人身着林斯特龙提供的工作服上岗工作。
中创新航武汉三期项目日前全面封顶。中创新航是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装机容量上位居前三。中创新航武汉基地是武汉首个落地的大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项目完全达产后,每年生产的动力电池可以装配超50万辆新能源汽车。
近日,武汉首家索菲特度假酒店——武汉富康索菲特酒店项目在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启动。武汉富康索菲特酒店项目总投资约7亿元,总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集客房、餐饮、娱乐、健身、亲子、休闲、商务会议等功能于一体,总客房数266间,预计今年8月份主体结构封顶,2024年底正式营业。
自投产以来,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产业园基本实现投产即满产,截至2月中旬,一季度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该项目投资34.2亿元,分三期建设,打造集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慧园区、科技研发、数字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型园区,项目一期于2022年12月底正式投产,规划年产能达600万套。
近日,武创院芯片制造协同设计研究所正式启动运营。武创院芯研所聚焦国家半导体芯片制造—封装工业软件面临的“卡脖子”问题,针对半导体芯片集成工艺及可靠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小试中试服务、产学研转化孵化等问题,将建设先进芯片材料及工艺集成综合测试平台、芯片制造—封测材料数据库平台、多场多尺度耦合的芯片制造协同仿真平台、基于工艺及可靠性的芯片制造—封装CAPR工业软件平台等四大平台。
位于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新城展示中心主体结构已封顶。这座展示中心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以“登云台”为设计主题,集规划展示、产品发布、路演会议和行政服务于一体,建成后将有望成为武汉新城的对外平台和招商展示窗口。
武汉SKP作为“全球店王”全国第四个项目有望今年开业。此外,万达电影乐园、居然之家中商销品茂和永旺梦乐城江夏店也将于今年陆续开业。
为提升武汉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2023年全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能规模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0万辆。今年,全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5万辆;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400公里。
2022年,光谷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43.81亿元,同比增长6%,在全市占比突破14%,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韧性增强、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速、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等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市,市场主体突破18万家,新增上市公司(过会)7家。
近日,经开区公开最新数据,据初步核算,该区GDP首破2000亿元大关,经济体量位列武汉全市第二位。2022年,该区主要科创指标实现“三个翻番”,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至1000多家,“双创”孵化载体倍增至25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倍增至51.6亿元。“独角兽”企业占全市三成。
江岸区召开驻点招商干部出征动员会议,该区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3个驻点招商专班,在去年驻点招商人员的基础上,再选派12名干部赴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开展驻点招商工作。驻点招商干部将开展信息收集、招商推介、邀请考察、项目引进等工作,担当江岸形象的“宣传员”和促进发展的“代言人”。
近日,武汉市经信局发布了第二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拟推荐名单,全市共有699家企业,其中江岸区114家企业榜上有名。这些企业主要分布于人工智能、数字建造、数字文娱、数字能源等产业领域,均在各自领域持有较高专业化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湖北省召开2023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上通报,汉阳区在全省99个县(市、区)2022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考核工作中位列第一,省级先行区改革项目获评4个,数量居武汉市中心城区第一。
洪山区青年民营企业家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洪山区青企联是由区工商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辖区青年企业家、新生代非公人士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联合会首届理事共52名,全部为80后、90后的青年企业领军人士。
近日,2023“江夏创投荟•创新企业江夏行”暨武汉中关村信息谷产业对接活动举行,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湖北周边等重点区域城市的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走进江夏,交流原创科学思想、孕育前沿科技产业,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