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播报丨投资武汉动态速览
发布日期:2023-08-22 09:41:29 文章来源:投资武汉8月18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信息化年会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城市信息化论坛在武汉举行,会上发布了武汉数字孪生城市最新建设成果。会上透露,经过多年建设,武汉已具备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建立起覆盖全市50多个市属部门、3000多个图层的地理时空大数据库,并形成了多规融合“一张图”、地理时空云平台三维数字城市、智慧国土、众规武汉等一批数字化成果。近几年来,武汉市着力开展了数据融合与治理,城市感知能力显著增强。
9月21日—23日,第八届武汉国际电子商务暨“互联网+”产业博览会将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次展会以“新电商·新消费·新格局”为主题,预计吸引1000多家参展企业。展会期间,将举办一系列高峰论坛、专题研讨会、新品发布会、采购对接会以及企业考察活动。
加快建设我省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新能源汽车使用需求,更好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近日,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构建湖北省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工作目标:到2025年,累计建成充电桩6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25万个。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下属市充换电管理公司已完成2000支充电枪、20座换电站建设,运营充电站370余座、充电枪近3000支。
8月16日,《湖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明确了总体目标和八项重点任务。方案提出,2030年前,全省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部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要求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贡献。《意见》提出6方面24条政策措施。一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二是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三是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四是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五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六是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
8月17日,恒生电子(武汉)有限公司在武汉市江汉区揭牌。这是除杭州以外,恒生电子在全国的第二个总部。恒生电子主要负责人表示,恒生电子将利用武汉的人才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努力把武汉总部打造成集研发、服务和创新业务于一体的总部平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金融科技人才,赋能武汉本地机构数字化转型,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8月16日,江夏区人民政府与航天智控(北京)监测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航天智控华中总部项目正式落户江夏。根据协议,航天智控华中总部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位于阳光创谷产业园。项目建设内容为智能工厂设备运维大数据全国集控中心、国际振动分析师培训基地。
8月16日,武汉校友经济促进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黄陂区举行,该中心将进一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与区域的深度融合,吸引全球更多高校校友“资智来汉”,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在武汉转化落地。武汉校友经济促进中心将积极推进“985、211、双一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集中展示转化适合武汉产业发展的成果;建立高校人才离岸中心,集中聘请院士、教授、黄鹤英才等高层次人才;引入各高校校友科创企业,培育其逐步成长为“瞪羚”“独角兽”企业。
8月14日,武汉市第七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正式对外公布,新开放东西湖、汉阳和硚口三区约651.35公里道路,汉阳与汉口实现了跨区连片。目前武汉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1462.9公里,覆盖1100平方公里区域,触达400万人口,累计为19家自动驾驶企业发放1022张测试牌照,车城网平台累计接入智能网联车辆675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总里程780万公里,测试总时长超53万小时,常态化测试和运营的智能网联汽车超340辆,位居全国前列。
8月19日上午,位于武汉经开区的猛士科技园正式开园。猛士科技园区占地面积476亩,总投资63亿元,以建设世界级智能工厂为目标,打造现代化环保生态工厂,建设“零碳”工业园示范区,主要建设焊装、涂装、总装三大车间,配套建设办公楼及体验中心、越野体验赛道、测试跑道、整备发车中心、综合站房等设施,规划一期实现年产两万辆车生产能力,未来还将根据市场需求持续提升产能。
8月15日,“世界光谷”全球产业合伙人大会举行。现场,光谷诚邀各界朋友加盟全球产业合伙人,并发布“世界光谷”全球产业合伙人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光谷全球产业合伙人网络覆盖全球,产业主体加速汇聚,诞生1家千亿级科技领军企业,集聚5至10家全球一流龙头企业,培育一批高科技、高成长、高价值企业,形成1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若干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中国光谷”世界影响力初步显现,成为全球企业投资向往地、全球人才圆梦地。
8月17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加快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光谷软件十条”重点支持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以及光电子、集成电路、生命健康、地球空间信息、智能网联汽车等光谷优势领域应用软件,重点引进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企业总部、研发机构,国内市场份额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地球空间信息软件、新兴平台软件企业总部、区域总部。
8月13日,武汉经开区出台《武汉经开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战略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指出,武汉经开区将聚焦“中国车谷”中心目标,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为主线,以“双智”建设为引领,围绕提升汽车产业的首位度等十大方面,充分发挥“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国家队龙头引领作用,联动光谷、蔡甸区等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建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效、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生态集聚完备、示范应用持续推广的现代化汽车产业体系,共同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创新大走廊。
8月17日,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双碳产业招商推介会上海专场活动举办。推介会上,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项目、上海申能碳科技项目、观碳智能科技项目、网雀科技项目(陕西碳排放权服务中心有限公司驻武汉办事处)、中咨(北京)私募基金项目、致瓴探科技项目、中集安瑞科能源系统项目、英盛捷智能科技项目等8个双碳产业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项目涵盖碳科技、碳资产、碳金融、碳咨询等涉碳产业。
8月16日,武昌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授牌仪式在旭辉大厦举行。正式运营后,武昌区外综服中心将为全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对外贸易指导服务,包括资质备案、通关物流、结汇退税、贷款融资、培训咨询等,引导和支持辖区内更多的企业开展外贸业务。
近日,洪山区发布上半年专利授权工作数据。今年上半年,洪山区专利授权总量5830件,位居全市第二,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037件,位居全市第一。洪山区现有1家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家市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6家区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家市级商标品牌指导站,实现了服务窗口前移,服务阵地下沉。
- 上一篇: 家电狂欢,就在本周六!
- 下一篇: 聚企成链!黄陂区“东湖高新·木兰智汇谷”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