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播报丨投资武汉动态速览
发布日期:2024-01-15 09:45:24 文章来源:投资武汉1月10日,2024年武汉招商推介大比武活动决赛成功举办。各参赛选手在综合类、产业类和园区类三个赛道进行比拼,充分展现武汉的投资环境、产业优势和城市资源,彰显大武汉的招商吸引力。
2023年,武汉示范区拥有常态化运行自动驾驶车辆(含自动驾驶出租车和无人巴士)近500辆,全年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73.2万单,服务90万人次。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开放测试道路里程已突破3378.73公里(单向里程)。从常态化运行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车辆数量、订单量,以及开放道路里程、面积等核心数据来看,武汉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运营服务区。
近日,工信部2023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拟认定名单公示,68家企业将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其中有4家为武汉企业,为历年来武汉市入围企业最多的一次。此次入围的4家企业: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截至2023年12月底,武汉关区RCEP项下进出口享惠货值累计达55亿元,汽车、化工品、纺织服装等省内传统优势产业受益显著。其中,2023年,武汉关区RCEP项下进口享惠货值15.81亿元,税款减让1483.8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5.32%和72.12%;出口签证(包括原产地声明)5344份,签证货值16.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0%和12.36%。
1月8日,中国移动智算中心(武汉)在武汉未来科技城开放运营。这是中国移动在全国首个落地运营的区域中心节点,立足武汉、辐射湘鄂赣三省,已建成1500PFLOPS(1PFLOPS=每秒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服务能力。到今年底,该中心将扩容至6800PFLOPS,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智算中心。
首个国家城市水资源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落户武汉,以武汉市水务集团、长江委长江科学院为核心筹建,以“数字量水,智慧用水”为目标,打造水行业计量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赋能水行业高质量发展。
1月12日,省应急管理厅、武汉经开区与中信海洋直升机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低空经济发展,持续深化合作,协力推动应急管理事业、地方经济和航空产业融合发展。中信海直子公司海直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落户武汉经开区,拓展通航产业相关业务。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名单,武汉5家企业入选。其中包括:武汉佰思杰科技有限公司的佰思杰工业互联网平台,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电工业互联网平台(DHP),武汉益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益模工业数字化智造云平台,武汉联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精益生产管控能力,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激光器产品研产销集成管控能力。
1月12日,东湖高新区数字消费政策正式发布,围绕壮大产业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支持研发创新、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10条突破性、引领性、普惠性政策措施,单家企业累计最高奖励1亿元。
2023年,武汉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600亿元,占全市比重近四分之一,总量继续稳居全市第一,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左右,领跑三大开发区。
1月9日,由武汉人才集团、长江新区集团下属公司合资组建的武汉长江新区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在长江新区管委会正式揭牌成立。武汉长江新区坚持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服务的宗旨,结合产业特色,重点开展高端人才猎聘、高层次人才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人才安居等业务,推动区域人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与调节使用,助力长江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日,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印发《关于2023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的通报》,硚口区获批为9项改革事项的先行区,数量居全市第一,创历史新高。
江夏经济开发区以打造成本洼地、服务高地、全力营造尊企爱企氛围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围绕为企服务、经济发展、项目落地三大中心主题,推出“十大行动”要求:提升为企服务能力、加大优质企业支持力度、加强中小微企业服务力度、扎实推进“五经普”、加快工业企业“小进规”、加快商贸企业“小进限”、落实投资项目建库、辅助开展招商引资、推动惠企政策落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