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工作动态

停车乐在玫瑰里 便民情系知音西——“停车+邻里中心”便民生活圈便民模式又上新

发布日期:2025-01-27 21:37:49    文章来源:武汉商务

真没想到,家门口的老旧空地建成社区综合体,各种服务都有,还能停车”,汉阳区知音西苑社区的居民们高兴地说。居民们口中的这个综合体,就是位于汉阳区知音西苑社区的武汉首座“停车+邻里中心”的社区综合体—玫瑰里,也是武汉探索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又一创新。

改造前

改造后

多方诉求,共商共建

知音西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小区,和众多的老旧小区一样,不仅缺乏各种生活配套服务,而且设施老旧、空间狭小,居民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出行难、停车难。为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街道和社区围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在市、区相关部门指导下,深入社区了解情况,充分“问需于民”,明确了停车、运动、文创、托育、照护、便民生活等居民诉求强烈的6类业态,创新引入了专业的停车运营企业——武汉鸿迅立体停车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邻里中心的产业运营设计单位,充分利用小区单一低效用地建设集生活中心、照护中心、运动中心、文创中心、育教中心、停车中心“六位一体”的社区商业综合体。

多元业态,便捷服务

玫瑰里占地3.61亩,共4层,由停车中心和邻里中心两部分构成。停车中心为智能机器人停车库,可实现手机自助取车;邻里中心一层为餐饮零售、小修小补、便利店等便民生活配套,还即将引入社区食堂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业态;二层为老年人活动中心、茶吧、养生护理;三、四层为艺培、城市书屋、青年夜校,屋顶平台为篮球场、居民活动广场、托育中心,总面积6666平方米,加上周边改造的400平方米开放广场,不仅见缝插针的为居民赢得更多的运动、休闲、文创等公共活动空间,还一站式解决了居民停车、美食、家政等日常生活需求。社区退休老人邓师傅说,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上网,以前买东西,小修补的要走很远,现在家门口就都能实现,方便多了。上班族小张说,以前下班回家最头痛的就是抢车位,现在直接停到玫瑰里智能停车场,下车出来还可以一家人一起吃饭购物,简直获得感满满。

停车中心内部场景

智能存取系统

生鲜综合超市、洗染 、教培、文体空间等业态

多圈融合,和谐发展

市区商务部门指导社区和建设运营单位,秉持“公益、惠民、互利”的原则,按照“多圈融合”的理念,将丰富的服务和活动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停车场加邻里中心为载体,打造朋友圈、服务圈、社交圈。玫瑰里定期开展中医义诊、设立慢生活唠嗑点、举办老年人生日宴,呵护老年人身体健康。开展书画美育进社区,引入书画教育品牌,定期举办书画市集、涂鸦艺术、亲子阅读、英语角、茶艺插花、社区影院等活动,丰富幼儿教育。举办心理咨询、公共营养讲座、惠民年货节等活动,为居民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减免租金等形式,鼓励入驻商户对知音西苑社区居民提供一定数量优惠名额和折扣,受到居民欢迎,为邻里中心引流,开业3个月商户入驻率达60%,书法、美术、舞蹈、武汉名吃七七饺子等供不应求,极大地增强了居民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邻里中心丰富的便民活动

2024年武汉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力争到2026年建成171个便民生活圈,实现主城区全覆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工作覆盖范围更广、涉及主体更多、需求各有不同,需要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建设。玫瑰里是践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五圈融合”建设模式的典型代表,也是因地制宜服务群众,创新运营方式的一次有益探索,具有较强的复制推广价值。市商务局将持续统筹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试点、现代商贸流通试点、零售业创新提升等工作,加强政策系统性、集成度,努力搭建居民、社区、企业、政府沟通的平台,鼓励支持鸿迅停车等更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参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创造更多的便民新业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