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智造”闪耀广交会|“30秒煮碗热干面,老外直呼Amazing!”武汉机器人在广交会圈粉无数
发布日期:2025-10-21 08:46:38 文章来源:武汉商务“武汉智造”闪耀广交会
广交会上,“武汉智造”正以创新活力吸引世界目光。从30秒出餐的智能热干面机器人,到突破技术壁垒的高端装备,武汉企业展现出从“卖产品”到“卖技术”的转型升级。今起,推出“武汉智造”闪耀广交会系列报道,将带您走进这些亮点企业,探寻他们如何凭借硬核科技与前瞻视野,在国际舞台上乘风破浪。
首期,让我们从一碗走向世界的武汉热干面开始。
机器人变身“老师傅”
30秒还原武汉味道
10月19日,第138届广交会现场,一台占地不到1平方米的机器人前排起了长队。“太神奇了!”来自德国的采购商马克在品尝机器人制作的热干面后,连竖两个大拇指,立即掏出手机录制制作全过程。这一幕,成为“武汉智造”在本届广交会上的高光时刻之一。

“扫码、支付、等待30秒,一碗地道的热干面就出炉了。”来自上海的观展商张先生惊喜地分享他的体验,“芝麻酱香浓醇厚,萝卜丁脆爽,面条劲道,这机器人比不少老师傅手艺还稳定!”他特意拍了视频准备分享给朋友:“这绝对是未来餐饮的发展方向。”
这台由武汉市宽途科技责任有限公司研发的全国首款智能热干面机器人,在本届广交会上成为“网红产品”。其核心功能包括24小时无人营业、全程无接触生产、30秒/碗高效出餐及自清洁系统,精准契合了广交会“先进制造”主题。

十年磨一剑
攻克“煮面玄学”

“10年前,看着老师傅们在40度高温的炉火前挥汗如雨,我就萌生了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的想法。”宽途科技技术总监王刚回忆研发初衷。然而,将老师傅的“手感”和“经验”转化为精准的算法并非易事。
首台样机不仅重量大、体积笨拙,而且故障频发,更为夸张的是,煮一锅水竟然需要两个多小时,这无疑给设备的实用性和效率打上了大大的问号。然而,转机出现在与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左治江教授团队的携手合作之后。该团队独辟蹊径,采用链式面包、蒸汽烫面的创新方式,精准模拟了人工制作热干面的过程。这一方法不仅比传统人工制面更加干净卫生,而且极大地缩短了备餐时间,将原本漫长的等待缩减至仅需8分钟。在整机设计方面,团队同样下足了功夫。通过引入模块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设计理念,不仅显著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还成功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为热干面制作设备的商业化应用铺平了道路。
从实验室到广交会
武汉智造惊艳世界

“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的武汉华夏精冲科技公司董事长蒋成东表示,他投资的武汉宽途公司小K热干面机器人的高端制造生产线已准备好批量生产,月产能达数千台。
在广交会这个国际舞台上,热干面机器人展现的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文化输出的新路径。中东采购商对其在水资源匮乏地区的应用表现出浓厚兴趣,欧美客商则看重其标准化解决方案。一位日本客商品尝后连连点头:“这解决了餐饮业人力成本高、卫生风险大的痛点。”

科创天团齐发力
武汉智造闪耀广交会
共话行业发展新机遇
除了热干面机器人,武汉交易团的科创企业同样表现抢眼。北立传感器技术公司的SF₆气体综合分析仪,可在单次检测中同步完成湿度、温度、纯度测量,打破欧美技术壁垒;普迪真空科技的真空镀膜设备服务于半导体芯片“微型化”需求;精臣智慧标识科技产品出口全球超160个国家。
共话行业发展新机遇
武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广交会武汉交易团结构持续优化,优质企业达53家,占比34%。借助广交会平台,武汉企业正从“卖产品”向“卖技术”“卖标准”转型升级。

当热干面这个武汉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与机器人技术完美融合,展现的不仅是武汉制造的硬实力,更是中国传统美食走向世界的新可能。从“挥汗如雨”到“智能制餐”,武汉智造正在广交会这个国际舞台上,书写着科技创新与文化自信的新故事。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465号

武汉和谐商务微博
“武汉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