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海就出局|从工程服务商到外贸尖兵,环山智能因跨境出海破局重生
发布日期:2025-10-28 08:41:04 文章来源:武汉商务近日,由武汉市商务局指导的“2025阿里国际站数智中西榜样大赛(湖北区域决赛)”在武汉成功举办。在这场跨境电商盛会上,湖北环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环山智能”)创始人程昆的转型故事备受关注。这位曾经的工程服务商,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公司从0到2000万元出口额的突破,成为武汉本土企业出海的一个生动缩影。
八年工程服务商生涯,程昆尝尽了“站着把钱垫出去、跪着要不回来钱”的滋味。当时为推进一个600万元的项目,他垫资400多万元,年底仅利息就付出40多万元。
程昆说,“那时候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再不转型,我只能等死了。”
转型契机
从“工程款烂账”到“外贸新赛道”
2020年春节,一位从沿海回来的同学给程昆带来新思路:“程昆,你做工业门这么多年,怎么不试试外贸?内外贸供需差大,利润也比内贸稳。”
初中学历、英语不通、不懂平台操作,程昆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但同学一句话点醒了他:“你连垫资几百万元的风险都敢扛,还怕学个新东西?”
此时,程昆的资金链已濒临断裂。为凑齐跨境平台的开户费,他刷了四张信用卡的剩余额度。“那笔钱打过去的时候,手都是抖的——我知道,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了。”程昆回忆道。
转型的艰难远超预期。起初他未放弃国内工程项目,一边跑工地催款,一边到处学习,无暇顾及团队。有员工入职三个月才第一次见到他,还差点以为自己进了“皮包公司”。所以当时的外贸业务也是做得毫无进展。
躬身入局
从“外贸新人”到“行家里手”

意识到问题后,程昆决定“躬身入局”。他每天早晨八点到办公室,先跟团队一起工作,再梳理外贸流程;晚上等员工下班,自己对着电脑看外贸教学视频到凌晨一两点。
“有一次为了弄明白‘FOB和CIF到底有什么区别’,我打了五个电话问客户经理,笔记写了整整三页纸。”程昆说。
2021年10月,程昆接到了第一个外贸询盘——来自阿曼的客户,要订一批3.3万美金的工业门。那时他连形式发票都不会做,只能让员工翻译,自己对着模板逐字修改。
客户确认订单那天,程昆独自在家中喝醉。“不是庆祝,是觉得委屈又庆幸:委屈的是,这么多年我终于不用再‘跪着要钱’;庆幸的是,我赌对了,这条路能走通。”

关键跨越
从“开口破零”到“千万订单”
2023年,程昆迎来了外贸事业的转折点。俄罗斯客户Andrei通过平台找到他们,在详细沟通产品规格、验厂考察后,对方说了一句“我相信你们”。
首笔款项到账时,程昆看着后台里的“137129元境外人民币”,觉得所有的苦都值了。如今双方合作近三年,累计金额过千万元。

趁热打铁,程昆带领团队积极参与跨境平台组织的“百团大战”“九月采购节”“跨境增长三板斧”等培训活动,深入学习生意模式,不断提升外贸运营能力。
如今,环山智能店铺综合评分达5.0,所有评价全部为5星,客户对产品外观、保温效果、安装指导等方面均给予高度认可。
持续深耕
从“工贸一体”到“全球标杆”

程昆深知“借力”的重要性,积极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效率,引入AI数字员工,接待助手24小时无休接询盘,运营助手优化爆品策略,营销助手做智能投放,风险顾问防侵权拒付,连“英语短板”都成了“可解决的小事”,靠着这些工具,外贸流程效率翻倍,实现“工具—方法—复制”的标准化运营。
如今的环山智能,早已不是“小外贸公司”,现已拥有湖北工业门大型生产线,沉淀500多家海外客户,三年实现从0到2000万元出口的突破,完成三年三平台裂变。
未来程昆的规划清晰而坚定,将继续依托跨境平台的全球化资源,用AI赋能业务,让“中国工业门”走进更多国家,让环山智能的名字,成为海外客户心中“可靠、专业”的代名词。
从工程服务商到外贸尖兵,程昆的转型之路是武汉本土企业出海大潮的缩影。他的经历证明:人生没有“绝路”,只有“不肯转弯的路”。

- 上一篇: 全球2500家企业奔赴武汉这场国际展会
- 下一篇: 江城首店 | 武汉潮人看过来:这些首店喊你来打卡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465号

武汉和谐商务微博
“武汉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