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工作动态

3条武汉人才知道的过早一条街,藏着最浓烟火气

发布日期:2025-11-27 08:56:45    文章来源:武汉商务

在武汉

真正的过早魂

从不在网红打卡点扎堆

那些藏在老社区

菜市场旁的刁角街巷

清晨的蒸汽里飘着几十年

不变的老味道

街坊们踩着晨光排队

老板张口就喊得出熟客的口味

这才是江城过早最本真的模样

今天

小浪花就带你解锁

3条本地人才知道的宝藏过早街

每一条都能让你吃出老武汉的

烟火温情

江岸区光荣坊社区:

老江岸的“刁角”早餐江湖

清晨6点,西马街道的光荣坊社区已奏响锅碗瓢盆交响曲。这条藏在老居民楼里的街巷,没本地朋友带根本找不到,却承包了老江岸人的早餐记忆。

街道不长,却挤满了开了十几年的老店,蒸汽顺着斑驳的墙面蜿蜒,混着牛肉汤的鲜和豆皮的香,唤醒整座老城。

1

燕子牛肉面

翻滚沸腾的汤锅,牛骨熬了几个小时的汤底,其他佐料都不用多放,光是汤就香到你流口水。还有酥脆的小黄豆、细滑的米粉、劲道的面条……

当然,最不可缺少的,是卤制入味切片够厚的牛肉块。据说,大罐子里的面汤,是加了各种香料、用大骨慢慢熬出来的。牛肉则是燕子夫妻俩前一天收摊后,紧赶慢赶用时8小时洗净、除水、切块、卤制出来的。

老板记得每位街坊的口味,多放辣椒还是多加葱花,不用多说就安排得明明白白,粉里还会悄悄卧上两片厚切卤牛肉。

2

蔡记豆皮

隔壁蔡记豆皮的铁锅滋滋作响,糯米、香菇、干子在铁板上翻滚,快出锅时撒一把葱花,金黄的蛋皮散发着焦香味道,还有虎皮纹,裹着饱满馅料。榨菜是单独添加,增加了脆感,再配一碗清甜绿豆汤,咸香刚好中和。

此外,还有老幺面粉馆牛肉热干面配油饼,安庆水饺的馄饨和凉面,以及薛记襄阳牛肉面的豆腐牛肉面、手擀面……

逛完早市,还能顺路钻进江北西马菜市场,刚出锅的过早配着新鲜蔬菜的清香,讨价还价的熟稔对话里,全是生活的暖意。

青山区三弓路:

老青山的 “碳水秘境”,藏着30年街坊味

如果说青山的夜晚属于恩施街,那清晨的烟火气一定藏在三弓路。这条藏在红钢城老社区里的街巷,没有显眼招牌,却凭着30年不变的老手艺,成了青山土著的“早餐根据地”。街道两旁的老红砖房、挂着竹篮的自行车、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一脚踏进去就像穿越回老武汉的清晨。

3

众品香美食

人气王店众品香美食,附近居民的过早食堂。开了24年,20多种过早小吃,几乎囊括了武汉早点的半壁江山,热干面、三鲜豆皮、面窝等热门名点自然不缺席,近年来不太多见的油糍和酥饺等也应有尽有。

摊位老板卢敦凤做油糍快30年了,配方从没变过。糯米糍里裹着红豆馅,揉搓成手掌大小的圆饼,待到油温烧至滚热,沿锅边快速放入,炸至金黄。金黄焦脆的外皮勾得人食指大动。

趁热掰开油糍,内里的红豆馅料香软甜糯;吃一口,又焦又甜,好吃极了。

4

田拐子牛肉面

这家面馆在青山开了10,人气很高。

工作日上午10点多,店里依旧满座,不时排队。店外是把红板凳当桌子的食客,一人一碗的牛肉面,配一杯豆浆,吃的认真。

牛肉和牛杂切成最适宜入口的片条状大小,煮得完全软烂入味,红油辣得够呛。一碗面分量特别多,配料超级丰富,卤过的海带片都是免费自带在汤底里的,搭配一起吃格外爽口。

一碗红油飘香的牛肉面16,牛肉给得大方,铺在面上满满当当,最厉害的是,他家面条可以无限免费续加,一直吃到饱为止,店里还有豆浆免费喝。

5

李记鲜鱼糊汤粉

青山有名的糊汤粉店,开了近15年,老板和大成路李记糊汤粉家是亲戚。

他们家的糊汤粉,用的是老板自己磨的黑胡椒,汤底胡椒味儿颇浓,和现炸的油条绝配——把刚出锅的油条,蘸入鱼糊汤里再快速提起,吸饱了汤汁的油条变得绵软,部分保留着酥脆口感。

咬一口油条,热辣鲜香的鱼糊在唇齿间四溢,一碗糊汤粉下肚,胃和身体都变得热乎乎的。

武昌区尚隆地球村

300米“过早博物馆”

武昌江边的尚隆地球村,藏着一条300余米的过早街,20余家早点铺扎堆,堪称“武汉老味道博物馆”。这里的粉面馆卷出新高度,十余家馆子打擂台,还有别处难寻的宽边卷粉、酥饺、油香,是积玉桥附近街坊的早餐首选。

6

牛师傅牛肉面

牛师傅牛肉面红了14年,纯手工掸面、自熬高汤17元就能吃到牛肉牛筋双拼,热干面用纯芝麻酱加葱油澥开,香得让人停不下来。

7

陆味牛肉粉

陆味牛肉粉的宽边卷粉软糯爽滑,是近乎失传的老武汉味道,猪骨、鸡骨、牛骨共同熬制的高汤,加一勺自制红油,醇厚又香辣。

8

永华烧梅

老板做了40多年烧梅,坚持传统重油做法,皮薄馅足。蒸出来的烧梅个个白胖,趁着热气没散赶紧咬上一口,就可以尝到绵软油润的糯米和多汁的肉丁,稍不小心还会往外流,跟胡椒香气争抢着出风头,都不用怎么咀嚼,软绵绵又有恰到好处的黏糊糊,顺着嗓子直往下滑。

打卡小贴士

这些街道多为社区早餐街,部分店铺10点后就收摊,建议 10 点前前往

跟着拎菜篮的阿姨排队准没错,她们选的店都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街坊味。

大部分店铺支持现金和移动支付,部分老店没有菜单,直接报想吃的品类即可。

武汉的过早从不是简单的果腹

而是藏在街巷里的生活仪式

这些非著名的宝藏街道

没有网红滤镜

只有实打实的味道和人情味

下次想吃地道过早

别再执着于热门打卡点

钻进这些老社区街巷

一碗热干面、一个面窝、一碗蛋酒

就能尝到最纯粹的江城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