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 武汉力争99%政务服务一次办

发布日期:2021-01-08 11:14:51    文章来源:楚天都市报

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有关情况。

去年5月,我省全面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出台了30条重点攻坚任务和硬措施,打响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发令枪”。今年1月4日,省委召开了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并出台了《关于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我省“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重要突破口,以优化制度供给持续推进营商环境革命。

“80、60、40”改革指的是我省审批制度改革范围内的政府投资项目,从申报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中行政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及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

年内全省实现“80、60、40”改革目标

“80、60、40”改革指的是我省审批制度改革范围内的政府投资项目,从申报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中行政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及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

在发布会的现场,省住建厅总工程师谈华初表示,将对标对表新的“4.0版政策”,不断提高项目审批质效,着力打造工建改革“升级版”。目前,全省共有19600多个项目实现网上审批,武汉、襄阳、宜昌市本级实现了“80、60、40”的改革目标。省住建厅将在今年内,督促指导其他市州年内实现“80、60、40”的改革目标。

在简化审批手续上,对新建单体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等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取消施工图审查;对工程投资额在100万元或者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可以免于办理施工许可;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对一般社会投资的工业类建设项目、小型低风险类建设项目,有序推行“承诺后即可开工”。

武汉力争政务服务一次办比率达99%

武汉市发改委副主任余功豹在会上表示,为着力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武汉将完善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全市通办”和“跨省通办”,力争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一次办比率达99%。

武汉市将依托“汉融通”平台,全面推广“三分钟申贷、零人工干预、一秒钟放款(或授信)”的“301”贷款模式,缓解企业融资难。探索财产和行为税等多种税“一体化”综合申报,实施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行“全程网上办、随时移动办、大厅兜底办”的办税模式,个人办税缴费事项掌上办,增值税留抵退税时间压缩到2个工作日以内。对同一企业的多个监管事项,尽可能合并或纳入部门联合抽查范围,实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同时,全面推行事前信用承诺,探索实施“评定分离”改革,消除招投标领域“隐形门槛”,简化相关证明材料,取消供应商投标报名环节,推行以保函形式代替保证金。

扩大“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范围

今年,武汉将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进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次数,全方位重塑业务流程。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指依托“一网通办”和政务信息共享,将职能部门办理的“单个事项”集成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需要进行“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内部操作系统性重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办理”,是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减事项、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次数”。

余功豹在会上介绍,去年,武汉市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已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尝试开展“一事联办”,推出“我要开餐馆”“我要开药店”“我要开便利店”“我要开培训学校”等13个主题式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一步,武汉市将按照‘能放则放、能优则优、能快则快’的思路,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利高效,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捷度、体验度和满意度。” 余功豹说,继续扩大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范围。以高频事项为重点,从企业群众办事角度出发,围绕公安、市场监管、教育、医疗、住房、社保、民政、交通等重点领域,集成“一件事”所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编制“一件事”事项清单。

企业通关可自主选择“菜单”模式

武汉海关副关长沈建明在会上介绍,武汉海关深入推进海关业务改革“五项创新”,以提升市场主体实实在在获得感。

为企业提供多种通关模式“菜单”,方便企业“点菜”自主选择通关模式,推进口岸通关无纸化,全面实施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联网核查。并全力推广全通模式,试行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确保整体通关时间持续压缩。

在推动降本减负上,对符合滞纳金减免和政策性减税、免税、退税的事项,优化办理流程,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并扩大担保一体化实施范围,帮助企业节省财务成本。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积极落实“多证合一”“多报合一”“证照分离”和“注销便利化”等改革措施。推进信用管理签证,构建“居家申领+多点自助打印+窗口寄证”三合一的原产地证书申领一体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