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砥砺奋进,武汉交出令人满意答卷
发布日期:2021-12-28 09:41:19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 在武汉充分彰显
回望五年奋斗历程 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

武汉未来科技城作为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肩负起聚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产业技术创新研发的国家使命。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五年砥砺奋进
武汉交出令人满意答卷
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
经济发展实现量质齐升
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美丽武汉魅力日益彰显
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明显

中国信科集团烽火藤仓光纤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的光纤生产车间。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通讯员李胜瑭 摄
数说武汉五年成绩单
地区生产总值 保持全国城市前十、年均增长 6% 左右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有望突破 2 万美元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 增加值占GDP比重 25.8%
市场主体总量 突破 150 万户
世界500强企业 落户达到 309 家
中欧班列(武汉) 辐射欧亚 34 国
长江桥隧 新增 4 条,四环线建成通车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 435公里
完成城市更新 8496万平方米
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 26.48万套
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 28.36万户
脱贫 8.85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71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 173万人
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 315所
新增学位 18.96万个
新增三级医院 18家
新建各类公园 416个
新建绿道 1007公里
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提升至 Ⅱ类

“就在武汉、创赢未来” 武汉市2021年大学生集中式校园招聘在武汉大学拉开序幕,吸引大学生踊跃报名留汉创业。长江日报记者 彭年 摄
回首五年
极不平凡,极其难忘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极不平凡,极其难忘。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湖北武汉市考察,对武汉寄予深情厚望,为武汉指引前进航向。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在省委正确领导下,武汉人民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取得一项又一项进步,武汉经受了异常严峻的考验、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坚贞信仰、坚定信念、坚强信心不断增强
五年来,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省委正确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满怀豪情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成功承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全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市上下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贞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信心不断增强!
武汉保卫战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中央指导组和省委、省政府科学统筹、有力调度,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倾力支持,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筑起了同心抗疫的钢铁长城。
武汉全力打好生命救治战、疫情阻隔战、物资保障战,为全国抗疫争取了战略主动,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武汉以危难时刻爆发的不屈力量,成为中国抗疫斗争的精神坐标;武汉保卫战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永载史册!
我们永远铭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永远铭记举国上下的火线驰援和鼎力相助,永远铭记武汉人民的非凡勇气和英雄壮举,将这份感恩之情转化为不畏艰险、砥砺前行的奋进力量。
3个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五年来历经大战大考,武汉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全国城市前十,年均增长6%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2万美元。
东湖科学城启动建设:创新动能持续增强,东湖科学城启动建设,3个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
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凸显:京东方10.5代线、长江存储一期、华星光电T4、天马G6、东风本田三厂、通用汽车二期、岚图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
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0万户:中国信科集团总部在汉成立,三峡集团总部迁至武汉,长江沿岸铁路集团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达到309家,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0万户。
城市生态底色更加靓丽 美丽武汉魅力日益彰显
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长江大保护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港口码头优化调整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提升至Ⅱ类。武汉市江堤防洪能力全面达标,成功应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长江流域性大洪水。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在汉启动:首创市域内长江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在汉启动,新增造林绿化15万亩,新建各类公园416个、绿道1007公里。
力推“一主四副”新格局:确立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中欧班列(武汉)辐射欧亚34国,天河机场三期和阳逻港水铁联运一期、二期建成运营,沪渝蓉高铁武汉段全面启动,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开工建设,获批建设港口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精神特质广泛弘扬
8.8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武汉市8.8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7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武汉和全国人民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17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15.6万人,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173万人。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医疗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315所,新增学位18.96万个。
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28.36万户:“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全国推介,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26.48万套,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28.36万户。
第三次获得“长安杯”。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创造性开展工作,人民政协深入开展“协商在一线”工作实践,第三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全国道德模范人数位居同类城市之首: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国道德模范人数位居同类城市之首。武汉足球实现“一城三超”,女足蝉联女超冠军。讲好武汉红色故事、抗疫故事,“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精神特质广泛弘扬。

华工图像将激光全息技术、工艺与膜内注塑(IMD)技术结合,推出IMR(模内转印技术)膜带,能在塑料基材的表面设计出动态、三维、彩色多变的图案。长江日报记者周超 摄
六个“坚持”
揭示弥足珍贵的经验
成绩来之不易,回眸五年奋斗路,稳经济、促发展、惠民生、战疫情、应变局,我们是如何答好新时代答卷?党代会报告用六个“坚持”揭示弥足珍贵的经验。
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我们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武汉落地生根。
我们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在武汉得到充分彰显。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我们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推动疫后重振,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大疫之后经济全面复苏、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积极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
我们坚持积极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努力以一域发展为全局添彩。
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和推动武汉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树立世界眼光,高标准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树立全局观念,发挥武汉支撑带动作用,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增强责任意识,发挥武汉在全省“一主引领”作用,带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坚持用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
我们坚持用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答好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时代考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深入贯彻落实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国家战略,推动武汉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坚持人民立场抓发展惠民生
我们坚持人民立场抓发展惠民生,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发展,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举全市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发展和安全,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广泛凝聚武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群团组织的优势作用,持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全市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