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团队织出“冬暖”“夏凉”布料 成果已在北京冬奥会上应用
发布日期:2022-04-15 10:44:24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一块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布,实际上是可以实现“冬暖”或“夏凉”的“智能织物”。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陶光明教授与团队成员一同,实现了这样一项“贴近生活”的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
今年37岁的陶光明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和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双聘教授、湖北光谷实验室运动与健康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在这里,多位不同学科背景的年轻科技工作者,通过跨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合力在智能织物等前沿领域攻坚。
比如,在阳光直射环境中,我们往往会吸收大量太阳辐射。陶光明教授团队利用撒哈拉银蚁“银色铠甲”的仿生学原理,研制出一种特殊面料——无源降温光学超材料织物,可为人体降温5℃。这种织物像一面“镜子”,能有效反射太阳光,阻挡热量输入,同时又像一台“空调”,高效地发射人体热辐射,提高热量输出,实现无源降温。
又比如,让运动员在-10℃环境中,吸入空气温度提高约20℃、面部皮肤温度提高约6℃的无源保暖雪上科技护脸装备研发成功。北京冬奥会上,这一成果得到应用。
智能坐垫、智能发绳、智能桌布……在湖北光谷实验室,陶光明教授带领团队冲刺无源降温光学材料织物的研发,从“0”到“1”,越来越多的前沿成果将通过转化走出实验室,改变大众生活。
目前,已有十余家企业找到陶光明教授团队寻求合作。可降温的智能衣正在和产业界深度合作进行批量生产。
- 上一篇: 人间四月天踏青好时节 露营经济成都市消费新宠
- 下一篇: 用心用力落实惠企政策 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