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加快培育一批汽车零部件优质中小企业 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推动“小巨人”换道超车

发布日期:2022-08-26 15:23:33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汽车是湖北第一大支柱产业,连续9年成为武汉第一大支柱产业。

作为湖北省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中的龙头,武汉已成为全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城市之一,汽车产业年产值超过3300亿元。由大到强、由广到精,一批在产业链上拥有一定话语权的专精特新企业正在崛起,为武汉支柱产业强链补链。

按照工信部定义,优质中小企业是指在产品、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能力强、专注细分市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组成。一些企业通过聚焦主业、强化创新,在产业链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一个群体。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承担统筹全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事务性工作,负责推动中小企业成长,开展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强化企业精准服务,推动小微企业成长上规模,而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中不断涌现的“小巨人”,正是促进中心服务对象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在传统汽车赛道的汽车零部件“小巨人”,纷纷在新赛道布局,不断助力武汉在相关产业链上强链补链。大力布局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版图,正成为武汉汽车支柱产业“换道超车”的重点发力方向。而这些优质中小企业在电池、电机、电控关键领域突围,成为产业“焕新”的决定性力量。

为扎实开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强链补链工作,加强与服务机构对接,统一服务目标和方向,发掘、培育高成长性专精特新企业,今年以来,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多渠道征集企业需求,与企业、机构、行业协会合作,重点围绕优质中小企业合力开展产融服务,针对企业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等优质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目前,无论是传统汽车零部件加工,还是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赛道,在武汉都涌现出一批凭借“独门绝技”和“拳头产品”串起产业链的关键企业。

■ 武汉专精特新“小巨人”种子选手中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占比居前列

行驶中的汽车要停下来,汽车制动器必不可少,汽车制动器就是我们俗称的“刹车”。

位于武汉经开区先进制造产业区的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盘式汽车制动器,最早成功研发并量产了气压盘式制动器,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让进口同类产品价格降了一半。去年,他们研制的制动器摩擦片持续报警器率先量产,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公交车辆上。

“我们每年生产200万只盘式制动器,可以装配100万辆汽车。”武汉元丰制造部经理姜亮介绍,产品不仅装在了武汉市六成以上的城市公交车上,还装在了东风、一汽、上汽、比亚迪等知名整车企业生产的汽车上。

据了解,凭借技术与质量优势,武汉元丰生产的盘式制动器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市场前三名,在自主品牌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位列第一。

2021年12月,武汉元丰被认定为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截至今年7月,湖北共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5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2家,活跃在汽车行业的企业众多。

通过盘点武汉现有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现,它们主要分布于“965”产业体系中,近九成来自武汉九大支柱产业,其中7家属于汽车制造范畴。

以湖北省2022年省级第四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为例,共1041家企业通过审核,武汉新增的41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泛洲中越、东风亚普、东风博泽等56家车谷企业就占有一席之地,它们中的大部分分布在汽车赛道。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对基本符合国家级或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主要指标的企业,进行初步分析,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39个行业,集中在制造业及生产型服务业中,其中,占比第二高的就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

■ 专精特新在知名品牌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超半

武汉“小巨人”撑起汽车供应链重要一环

在沌口,刚入选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武汉泛洲中越合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强度耐磨铜合金研究及生产的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及液压行业。在高强度耐磨铜合金领域,泛洲中越在国外材料巨头主导长达数十年的材料领域,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在东西湖,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武汉东海敏实,是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公司。敏实集团与日本东海兴业株式会社合资组建的汽车密封条装饰件生产企业,月产汽车密封条超300万件,主要客户包括东风本田、一汽丰田、奔驰、宝马、奥迪等全球知名车企,在行业内细分领域稳居前三名。武汉东海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军民介绍,作为宝马全系和奔驰的全球核心供应商,武汉东海敏实生产的水切类橡胶密封条产品,在奔驰、宝马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50%-60%。

无论是本土成长企业,抑或是全球巨头来汉投资企业,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这一产业赛道,武汉都拥有众多关键性制造环节的核心零部件研发及制造能力,并由此孵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这与武汉汽车产业在全国版图上的位置及全球产业链上重要地位不无关系。从全国来看,湖北是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拥有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1500余家整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在我国汽车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武汉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1200多家,武汉汽车产业与世界汽车供应链的密切度极高。

其中,既包括博世、法雷奥、伟世通等跨国零部件巨头在武汉建立的工厂,也包括东风系旗下公司配套供应的企业,更有数百家大大小小生产安全带、车内空调系统、天窗、螺栓、油箱阀等的本土中小企业,汽车零部件研发和验证周期长,这些企业分布了大量的专精特新企业,他们与主机厂合作紧密,且掌握着核心技术,成为产业链上的“关键先生”。

■ “活水”常浇灌,解锁“小巨人”资金痛点

启动汽车零部件行业专精特新产融服务

今年以来,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加强对企业走访和行业调研,瞄准汽车类“小巨人”培育下足力气,尤其是实打实提供产融对接,为企业源源不断浇灌金融活水。

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中心围绕我市光电子、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五个方向布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联合优质服务机构,提供持续、系统的产融服务,加强产融项目服务精准化支撑,产融服务项目成果初显。在汽车零部件行业,通过产融结合服务,帮助企业对接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打通产业壁垒,加大产业协同,扩大内需,提升本地化供应链配套率,助力武汉市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期,2022年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暨汽车零部件行业产融服务项目启动,促进中心联合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梳理专精特新汽车零部件企业名单,线上调查问卷摸底,线下调研走访实地了解企业诉求,深挖企业当前面临的瓶颈问题和实际服务需求,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更精准、更便捷、更温暖的服务,专人对接,专题突破。目前已服务20余家优质中小企业。

不间断开展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政策宣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供需对接会、汽车行业产融对接服务、银行和武汉汽车流通企业银企产融对接服务等活动,积极推动武汉市汽车产业链企业实现精准高效产融对接。

■ 服务不“掉链”,紧贴产业链、人才链对接

帮“小巨人”企业找市场、找场景、找人才

作为业界领先的智能驾驶方案提供商,极目智能于2011年在光谷成立,公司具备全栈自主研发能力,具有完整的供应链及工程能力,作为国内少有的自主掌握从感知、融合到规控全栈技术能力的国产代表Tier1(车厂一级供应商),极目智能的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国内外30余家主机厂旗下近百款车型,包括多家乘用车主机厂、80%头部客车主机厂和60%头部卡车主机厂,商用车主动安全国产方案市场份额排名前三,已供货数十万台。

这家智能汽车领域专精特新企业,正进一步聚焦智能驾驶技术和产品创新,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智能驾驶企业。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走访调研该企业,深挖企业诉求,邀请企业参加东风产业链对接会,助力企业与产业链、供应链头部企业直接对话、达成合作。

湖北开特汽车电子电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调研时了解到企业存在管理人才培训诉求,立即组织优质人力资源机构为企业定制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培训方案,助力企业在技术研发、企业运营方面提升竞争力。

据了解,促进中心将持续完善优质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建立贯穿中小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培育机制,促进形成产业链供应链优质企业协同发展格局,制定适合武汉特色的专精特新“1+2+N”培育体系,帮助企业实现产业链重组或并购,成为细分领域的高精尖种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