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成本加快商品通关运输 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国际货物集散中心开建
发布日期:2023-05-31 09:04:43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5月30日,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阳逻港园区国际货物集散中心项目开工。国际货物集散中心建成后,可以让更多进出口货物在此集拼、分拨、转运,从而推动武汉外贸经济快速发展。
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阳逻港园区国际货物集散中心项目预算总投资1.1042亿元,总占地面积151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989.36平方米,建设工期为240天。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物流供应链等类型企业入驻和要素聚集,为打造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和跨境电商物流园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3月30日,封关运行5年后,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验收。
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重要对外开放平台,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是集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保税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整体建成后面积为1.54平方公里,共两个区块:阳逻园区和东西湖园区。其中,阳逻港园区面积0.72平方公里,毗邻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阳逻港。
2016年3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2017年8月9日,综保区封关运行。
封关运行5年来,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发挥“区港联动”特色优势,重点发展大宗贸易、国际物流、保税仓储、进口冷链、保税加工、跨境电商、检测维修、汽车保税展销等产业,实现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集群化发展,进出口货物涵盖18大类150余个品种,进出口业务辐射国内及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50余个国家。
去年,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货物进出口量为35.2万吨,占全省六个综保区货物进出口货物总量的80%。
“园区现有3个大型仓库,共3.2万立方米,已经全部装满进出口货物,较为拥挤。”武汉新港阳逻保税园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德浩介绍,中老铁路开通后,武汉成为货物中转的集散地,来自湖北、江西等地出口的硫酸铵等化肥原料,在保税园进行集拼、装箱,需要大量的集拼场所,还有从俄罗斯通过中欧班列进口的钾肥等也需要在保税园分拨通过水运发往长江中上游地区。为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园区迫切需要建设新的货物集散中心。
据介绍,国际货物集散中心建成后,可扩大硫酸铵、钾肥、蛋氨酸等已入园集散货物的吞吐规模,开拓纸浆、服装、粮食、花岗岩、锂电池等品类货物的集散功能。国际货物集散中心还可与阳逻国际港实现优势功能互补,有效降低企业进出口环节成本,加快商品的通关及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