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供应充足品种丰富 武汉市民“菜篮子”不用愁

发布日期:2024-02-07 11:59:49    文章来源:武汉晚报

记者从本地蔬菜种植基地及白沙洲、四季美两大市场了解到,目前武汉“菜篮子”供应充足,蔬菜品种也较为丰富。针对当前大雪冰冻天气对市民“菜篮子”带来的影响,武汉市要求相关企业及时做好应急储备工作,在应急状态下加大投放力度,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6日,在新洲区凤凰镇的东方神龙现代蔬菜产业园,一车车蔬菜从冷库里运出来,被发往批发市场和各企事业单位的食堂。“趁着昨天雨雪停歇,工人们把能抢收的蔬菜都抢收出来了。目前我们基地还是能保证每天210亩的采收量,主要是生菜、白花菜、皱叶菜等品种。”公司负责人李珂静说。

东方神龙现代蔬菜产业园是武汉市担任冬储春供任务的企业之一,每天在园蔬菜量、储备量、调运量三者总量需要达到30万公斤。为了满足春节期间市场的需求,公司前期就调运了胡萝卜、莲藕等耐储存的品种到汉。“我们有全国的蔬菜联盟,平时从武汉周边调货。近几天,我们的货都是从河南、山东、福建等地调运到汉的,物流还比较畅通。”李珂静说。

据介绍,截至2月5日,我市在园蔬菜69.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7万亩,日均采收上市蔬菜在5940吨以上。在汉南区邓南街道窑头村,有面积约50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种植了小白菜、油麦菜以及草莓、辣椒等瓜果。基地负责人曾思来告诉记者,由于农业部门预警及时,他们提前做了大棚设施防护工作,并根据技术指导组的生产指导意见,及时融雪除冰,在大棚内增温,仅有部分农作物受损。目前基地正在同步开展应对雨雪灾害和抢收保供工作,已初见成效。“在这样的大雪里,我们每天还可以抢出来10吨的保供蔬菜。”曾思来说。

蔡甸区是我市藜蒿的主产区,两个主要种植藜蒿的村——薛山村和金鸡村藜蒿大棚均受灾严重。“下雪前,我们抢收了近1万斤藜蒿,这两天已陆续卖完。连栋大棚里还有十几亩藜蒿可以采收,但货肯定不多了。”薛山村逐梦田园合作社负责人王敏说。武汉市农科院专家已经赶到现场指导救灾。“对于这种垮塌大棚,只能等雪停后把钢架移走,再在地上用竹篾条尽快加盖小拱棚保温,看能不能保住后茬的收成,希望开春的时候还能赶上武汉人家里的腊肉。”市农科院专家说。

除了本地蔬菜,外地菜也是武汉蔬菜市场的“主力军”。2月6日,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蔬菜日均交易总量为3328.6吨,四季美农贸城蔬菜日均交易总量为3815吨,总量为7143.6吨。两个批发市场,包菜的批发价格约2.1元/公斤,大白菜和白萝卜的批发价格为2元/公斤,小白菜价格略高,为6.5—8元/公斤。

在白沙洲大市场,土豆、莴笋、大白菜、包菜、莲藕等耐储存的大宗蔬菜因为批发商提前囤货,所以储备非常丰富,价格平稳,苦瓜、黄瓜、冬笋、荷兰豆、韭菜黄等反季节的菜也有供应。两大市场蔬菜品类比较丰富,供应充足,一直到春节期间武汉市民的“菜篮子”都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