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春节的氛围感少不了鲜花 年宵花旺起来了

发布日期:2024-02-07 12:00:34    文章来源:武汉晚报

临近过年,因性价比高而成为年花热门购买地的单洞花市,年宵花旺起来了。年轻的“90后”老板严桢,从做进口花材到在家乡新洲拥有120亩鲜花基地,礼品花卉俏销北上广等全国市场,生意越做越有底气,开启了鲜花铺就的幸福路。每到春节,就会到花市采购数百元鲜花的孙女士,认为鲜花是装点春节氛围感的高手,“生活幸福美好,像花儿一样绽放,来年会更好”。

“90后”花店老板自种鲜花俏销北上广

2月4日,记者来到单洞花市,和繁花盛放一样烘托过年红火氛围的是推着小车大步疾走、忙着进货送货的花店老板们。“情谊花卉”“90后”老板严桢便是其中之一,他正在仓库里处理大单,步履匆忙。

作为单洞花市少有的“90后”,严桢的底气缘自于6年的自学、耕耘,2023年初,自己种植的鲜花开始大批量上市。原来,除了这两家连着的店面,他还在老家新洲拥有120亩鲜花基地,去年3月到12月,出产的礼品花卉俏销北上广等全国市场,“交了很多学费,总算有了自己的核心产品,日子有了奔头,扬眉吐气了一把”。

2014年,24岁的严桢开始闯荡单洞花市,考虑到店面位置处于劣势,年轻人决定做差异化竞争,2016年开始转战进口花卉市场,生意不错。但他敏锐地发现,进口花卉开始国产替代化,“像北美冬青、荷兰郁金香,以前都是进口,后来国产的品质也不错。进口花卉运输周期最起码一周,国产花卉头天发,第二天抵达,新鲜的优势立马放大”。

更重要的是国内信息交流顺畅,他很快看到商机,从2018年开始,他在老家新洲三店街份子村陆续打造鲜花基地,武汉周边没有样本可学,他就边学边种,“你知道成都海蒂的花园吧,其实成都的气候条件不如武汉,人家能做成花园观光产业链,我也能”。他慢慢种活了一些高难度花种,如鸢尾、葱花等,6年过去,园区鸢尾、绣球、芍药等商业花卉占有80余种,奥斯丁月季、牡丹、绣球等观赏花卉120余种,“我很看好鲜花经济”。

以前鲜花是特定节日的礼物,后来春节、妇女节,很多单位都会派送鲜花,“鲜花开始大众化,上升为生活层面的精神需求,吃喝玩乐之余,玩花玩草”。他期待自己可以做武汉版“海蒂的花园”,走“花卉+乡村旅游”模式,走上鲜花铺就的幸福路。

美好生活需要锦上添花

46岁的许剑从黄陂到武汉经营博惠花卉十余年,店面不大,却有数百种花卉,主营蝴蝶兰、发财树、幸福树等绿植批发和礼品花篮定制。十年奋斗,他练就了好眼光,“同样的价格,我总能选出品质更好的”。正在挑蝴蝶兰作为春节年礼的李小姐,盛赞老板有亲和力,花店品种样式多,“我们老顾客都知道,他大儿子已经上大学,让他很自豪”。许剑期待自己可以再努力十年,到小儿子也上大学。

与这些花市老板一起感受花一样幸福的,还有孙女士这样的爱花人。记者遇到她时,她正抱着大把的郁金香、百合等,满载而归,“来这里买了四五年,打年货之余,也要买点鲜花,制造过节的氛围感”。她告诉记者,几分钟前拍的花市照片,一放朋友圈,亲戚朋友也说来买,“幸福美好的生活,需要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