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坐趟地铁还能顺道买个菜 菜场开进地铁站,“上班族”买菜更方便

发布日期:2024-04-15 10:52:34    文章来源:武汉晚报

4月14日清早,武汉地铁洪山广场站地下空间负一层B出入口商业区人声鼎沸,原来地铁站里开了一个菜市场,各种新鲜蔬菜、鲜肉、水产、熟食卤菜应有尽有。每天来这里买菜的市民络绎不绝。

地铁菜场吸引“上班族”光顾

12日一大早,记者乘坐地铁来到洪山广场站,这是一座2、4号线换乘站,早高峰客流较多。刷卡出站后,记者随着人流向B出入口走去,在B2、B3、B4、B5、B6通道区域,只见“百大鲜生洪广市集”灯牌非常显眼,一座充满烟火气的菜市场出现在地铁站。

“天生我菜必有用”“包菜再卷也还是菜”“蔬声朗朗”“博览群蔬”……菜场悬挂的许多“谐音”创意招牌吸引路过的年轻人拍照。

当天,正好有一家新摊位开张,专售快洁菜。“这是我们开的第三家店了,之前我们在水果湖、沙湖都开了店,生意挺好的。我们这边现切的牛肉丝、猪肉丝特别受欢迎,调料已经拌好,买回家直接炒,十分适合上班族。”老板张涛笑着说,这是第一次在地铁站开店,冬暖夏凉,干净卫生。

记者观察发现,菜场内大约有100多家农贸经营摊位和20余家生活配套用品店,菜品陈列有序、创意十足,蔬果禽肉、干货调料、水产海鲜等均有售。

“我一般下班回来的时候过来买菜,很方便。”住在附近的刘女士在汉口上班,以前下班因为没有时间买菜,晚餐基本在外面解决。“现在好了,坐趟地铁还能顺道买个菜,自己回家做两道小菜,吃得也更安心。”

人气商户还带来了老顾客

在一家卖藕的摊位,老板周青青正在教顾客煨汤:“这个季节的藕,回家先用盐腌一下,再煨汤,藕就会比较粉。”

“我原来在小东门菜场卖藕,今年2月1日搬过来的,搬过来两个多月,生意还可以。一般早上老年顾客多,下班时年轻顾客多。目前还是老顾客为主,也有一些老顾客带了新顾客过来。”周青青说,现在的摊位比原来更加宽敞整洁。

记者留意到,菜场有一块醒目的大显示屏,标明了商户数量、交易菜品、交易金额、检测数据等各种数据。“摆放在每家商户摊位前的智能秤就是这些数据的来源之一。”百大鲜生洪广市集经理马成文介绍,这是他们研发的智慧农贸系统,与经营者信用平台两者实现无缝对接,消费者买的菜肉鱼,只要过秤,就会自动输入在系统里,供大数据中心汇总后显示在大屏上。通过大数据分析,他们可以监测到蔬菜流通所有环节。

地铁菜场除了蔬菜、鲜肉、水产,还有卤菜、粽子、蛋糕、米酒等熟食。虽然6月才迎来端午节,但是专卖孝感米酒的闵翠花已经开始卖起了粽子。这些粽子都是她自己包的。14日一早,闵翠花在自己的抖音号上告诉粉丝“粽子上市啦”。

闵翠花在小东门菜场卖了28年米酒,前不久搬到洪山广场地铁站,也带来了一批老粉丝。王先生是闵翠花十几年的老顾客,他一口气买了6袋豆丝,其中5袋是给亲戚朋友带的。

用好地下空间可满足乘客更多需要

据了解,百大鲜生洪广市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于今年2月1日正式开业。

“我们实行商业广场化管理,借鉴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路菜场的经营模式,应用到地铁商圈。”马成文说,百大鲜生洪广市集的蔬菜每天都是直接从蔬菜基地运回来,各种蔬菜价格与其他同类市场相比,更加便宜。

提起菜市场,卫生状况是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走进位于地铁站的百大鲜生洪广市集,记者没有闻到浓重异味,地面干爽整洁。

“由于是在地铁站,我们更加注意环境卫生。”马成文说,他们安排足够人力巡回保洁;对商户加强宣传,垃圾入桶;同时运用AI智能监管,当地面出现垃圾,可以自动识别预警,保洁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清理。另外,菜场内中央空调保证室内四季恒温,新风系统的全场布局让室内空气畅通,客流仪可以监测实时人流量,360度全天候无死角视频监控保证了市场安全。

“城市向下探索,是为了减轻地上承载的交通、环境等压力,同时给市民带来方便。”武汉地铁资源经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地铁引入菜场在武汉是首次。随着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86公里,武汉地铁日均客运量超过400万乘次,地下商业可以解决上班族的各种生活需求。以前多以商业店铺为主,有咖啡店、奶茶店、各种品牌快餐等,此次本着“应租尽租”的原则,引入生鲜市场,为的就是满足更多市民乘客的多层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