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出台21条举措提升支付便利度
发布日期:2024-04-22 09:57:22 文章来源:武汉晚报出门带上手机,一扫、一刷、一点,就能轻松完成各种消费。手机端移动支付的发达,极大便利了居民日常生活。但老年人、境外来华人员群体却面临“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能绑卡”等支付门槛。
助力“老年人”“外国人”等群体支付无忧。近日,湖北省办公厅发布《湖北省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召开媒体吹风会作详细解读。
《实施方案》遵循“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总体思路,围绕“银行卡受理、现金使用、移动支付便利性、账户服务、示范引领、宣传推广、政策保障”七大方面,结合湖北省实际提出21条举措,针对“老年人”“外国人”等群体支付痛点,给出解决方案。
让刷卡更丝滑
武汉重点商户外卡受理率已超过九成
在不少国家,现金、刷卡依然是主流支付方式。如果商户的POS机不能受理外卡,就会造成支付“堵点”。
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长曾涛介绍,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外籍来鄂人员情况,划定了重点场所,建立了重点商户名录,推动银行、支付机构加快重点场所和重点商户的银行卡受理环境改造。
据介绍,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要求银行、支付机构规范各类标识张贴,对于新增商户要实现“即开即贴”,充分发挥标识对消费者的引导作用。
截至目前,全省重点商户外卡受理率已超过80%,比4月初增长了20个百分点,其中武汉市作为重点城市,重点商户外卡受理率已超过90%。
让开户更简单
高校附近重点银行网点配外语服务人员
近日,一名巴基斯坦留学生刚来华中科技大学求学,因急需接收家人从境外汇入的学杂费,建设银行的网点工作人员使用护照为其办理了简易开户,并协助他绑定了第三方支付软件。
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支付结算处处长肖向宏介绍,外籍来鄂人员中留学生占比高,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确定的“食、住、行、游、购、娱、医”七大重点场景的基础上,专门增加了“学”这一特色场景,聚焦八大重点场景开展优化支付服务工作。
对省内271个涉外服务重点银行网点进行了建档立册,其中优选高校附近的网点,督促指导重点银行网点配齐外语服务人员,提供翻译器、外语版服务指南等,依法依规为外籍来鄂人员提供简易开户服务。
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还积极推动银行开展移动支付APP适老化升级、银行网点适老化改造等工作,积极助力老年人等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让找零更方便
武汉投放“零钱包”5.4万个
“找不开、不愿收”现金现象依然存在。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货币金银处处长王以成介绍,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积极提升现金支付便利化水平,不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
各银行投放标准化定制化“零钱包”,破解“找零难”问题。所谓“零钱包”,是指将一定面额的人民币零辅币装入特定的零钱包后为客户办理零钱兑换业务,用于满足公众零钱兑换和经营主体备付找零的需求。
目前,全省已投放“零钱包”13.2万个,其中重点城市武汉市已投放“零钱包”5.4万个,“零钱包”兑换服务在武汉市银行网点的覆盖率达到100%。
大力开展整治拒收现金工作。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依托现金服务网格化管理机制,组织银行开展整治拒收现金全面摸排。从摸排情况看,具备收取现金条件的为40.4万个,占比为99.9%,剩余0.1%为无人销售及网络经营模式,全部交易、支付、服务均通过网络完成。加强对拒收现金违法行为的惩处,对拒收现金案件进行了行政处罚。
针对农村地区,依托农村地区助农取款服务点,拓展现金服务功能,在全省范围内建成了1108个标准化的现金服务乡村工作站,提供现金存取、残损及小面额人民币兑换、真伪鉴别等服务。
让换币更流畅
天河机场即将建设“境外来宾首站支付中心”
今年以来,全省新增可以办理个人外币兑换的银行网点17家,新增外币代兑点2家,新增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1家。
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国际收支处处长吴剑峰介绍,目前湖北已初步形成了以银行网点、外币代兑点、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支持外卡提现ATM机等互为补充的外币兑换服务模式,可兑换外币币种达2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