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一块塑料垫铺出精细范儿 30余年的老夜市“翻红”了

发布日期:2024-07-16 09:23:45    文章来源:武汉晚报

23时许,汉阳玫瑰街夜市,一块宽约1.8米、长约20米的塑料垫上,十多桌客人正在就餐。老板陈万本一边张罗生意,一边向记者透露这块塑料垫的妙用:夜市的每家商户各铺一块塑料垫,既防止油污脏了路面,也“框”出经营范围,确保不占道经营。

汉阳玫瑰街夜市是武汉知名夜市之一。去年年底,汉阳区试点对玫瑰街夜市提档升级,允许店家出店经营。如何既让商家获益又让周边居民满意,成了管理部门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7月13日,记者雨夜探访,有着30多年历史的夜市人气高涨,来自周边居民的投诉也越来越少。平稳“翻红”的背后是一些治理上的实招、巧招在发挥作用。

考虑三方利益

夜市经营时间反复优化

“原来有段时间晚上经营到很晚,闹得我们睡不好,现在这个矛盾基本解决了。”在玫西社区住了60多年的老李告诉记者。

玫瑰街位于汉阳区二桥街道,毗邻王家湾商圈。20世纪90年代初,不少人在此开小餐馆,逐步形成一条网红美食街。玫西社区正处于玫瑰街黄金地段上,周边聚集了大小餐馆336家。

13日晚,记者冒雨来到玫瑰街探访。从18时夜市开张到23时记者离开,冒雨来逛夜市的人络绎不绝,很多餐馆门口搭起的棚子下站着排队的人。

老李告诉记者,夜市的热闹曾经给附近居民带来不少困扰。夜市摊位扎堆,部分摊位经营时间过长,影响附近居民正常休息。居民们提出整改意见,促使管理部门制定了严格的经营时间。

江汉二桥街综合执法中心三级主任科员傅宇骏告诉记者,为了兼顾商户、消费者和居民三方的利益,夜市的经营时间一直在优化。

据介绍,玫瑰街夜间的客流不少,而且会持续到深夜。去年年底,玫瑰街试点推出夜市时并没有规定收市时间。有些商家几乎彻夜经营,除了影响居民休息外,还滋生了其他管理问题。

今年3月,通过征求居民、消费者、商户等多方意见,相关部门将夜市经营时间确定为当日18时到次日1时,既兼顾商户和消费者需求,也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原来每个月相关投诉都有几十起,现在每月只有几起。”傅宇骏说。他透露,他们还将继续收集各方反馈的信息,必要时对经营时间继续调整。

商户自购塑料垫

既防弄脏道路又防占道经营

记者探访玫瑰街夜市时发现,几乎所有的临街商户都在自家门口铺上了一块塑料垫,将夜市摊开在塑料垫上。

菜园小镇餐馆位于玫瑰街与龙阳大道交会处。老板陈万本在门口指定的道路区域搭了一个棚子摆夜市摊,地上铺着一块宽约1.8米、长约20米的塑料垫,十多桌客人正在塑料垫上就餐。

“这是我刚换的新垫子,之前买的都用完了。”陈万本说。去年年底,政府支持玫瑰街商户发展夜市,在不影响行人正常通行的前提下,在各家门口都划出了一块经营区域。当时,执法部门提出一个想法:商户在自家经营区域上铺塑料垫。

“原来油污沁到地砖里,环卫人员怎么洗都洗不干净,非常麻烦。”傅宇骏说,在参照外地经验后,他们提出铺设塑料垫的建议,得到玫瑰街商户联盟的支持。

商户们根据夜市经营区域大小自费购置塑料垫。“我们是一次买一大捆,每捆有3张,花费1000多元。”陈万本说,只要发现塑料垫有破损或者褪色的情况,他们就会主动更换。

“自己出一点费用,提升了顾客的用餐环境,吸引了更多人流,大家都愿意铺。”美多多家常菜老板沈文辉告诉记者,用上塑料垫后,商户们发现了两个意想不到的好处:一是顾客不再随意乱丢垃圾,二是商户们不会再故意将桌椅摆到垫子外,防止了占道经营。

出台自治公约

共同维护老夜市的金字招牌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为管好夜市,玫瑰街的商户们还成立了“玫瑰街商户联盟”,出台了自治公约。

“生意不好,沿街商户着急;生意太好,综合环境告急。”玫西社区党委书记周萍用这样一句顺口溜总结治理的难题。她说,部分沿街商户违规出店占道经营、乱堆杂物,还时常发生违规停车等纠纷,不仅影响居民生活,还降低了美食街的品质。

2022年6月,在街道和社区推动下,玫瑰街商户成立了“玫瑰街商户联盟”,共商共治,目前联盟成员已有55家。

商户联盟副会长沈文辉告诉记者,联盟成立之初就出台了自治公约,达成诚信为本、悬证经营、文明礼貌、公平竞争等共识。

“原来是被人管,现在大家相互监督。”沈文辉说,大家都是同行,经营上,如果有人想动“歪脑筋”逃不过别人的眼睛,也会被其他人所不齿。令他高兴的是,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人违背公约。

“一荣俱荣的道理大家都懂,避免恶性竞争,共同维护好玫瑰街的金字招牌,最后收益的其实都是自己。”沈文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