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老字号推介】汪集汤食——品味悠久的老字号美食

发布日期:2024-12-17 09:29:07    文章来源:武汉市老字号协会

历史沿革

汪集旧时称“汪集逵”,取自“八达为衢”、“九达为逵”,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以汪集为轴心,半小时交通圈覆盖武汉天河机场、鄂州顺丰机场、阳逻港及多条高速,辐射武汉及周边城市圈,是新洲连接武汉的必经之地。

汪集街位于新洲区腹地,是武汉市新洲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这里的地处武汉市东北部,大别山余脉南端,长江中游北岸,因边陲大别山从而使气候宜人,全境地平湖多,环境优美,名特产汪集鸡汤享誉全国。

中国汤文化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新洲志记载,早在明清时期,汪集民间就是家家煨汤以汤会友无汤不成席的饮食习惯一直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汤也是最晚消化最富营养的食物之一,大多数家庭都有饭前喝汤的习惯,汤也成为了每餐必备品。

企业传承脉络

汪集鸡汤取材于黄孝地区的黄色老母鸡,加上独特的工艺、配料用瓦罐煨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汪集吴冬秀婆婆在当地搭棚子用传统的制作工艺煨制鸡汤,经营餐馆服务业。由于汪集镇地处交通要道,汤鲜味美的吴婆婆“汪集鸡汤”被南来北往的客人吃出了名气,吴婆婆的汪集鸡汤供不应求。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组织下,请吴婆婆对20几家个体户进行“汪集鸡汤”制作工艺培训,很快汪集鸡汤的产量迅速增大,影响迅速扩大,被誉为“楚天第一汤”。2000年,武汉汪集汤食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唯一以地名为商标的汪集汤企业正式成立,注册资金为500万元,位于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汪集汤食厂区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经过历年持续经营发展,于2011年被评为武汉老字号。

发展现状随着汪集鸡汤的名气越来越大,对外供不应求,很多外省的乡亲们想念家乡的味道,但瓦罐汤保存期限太短,物流过程易破损,怎样满足外省的鸡汤需求成了问题。这时,汪集汤食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万振宇找到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有关专家,共同研发了鸡汤易拉罐保存技术。

公司引进进化化设备,对生产技艺进行创新改革

易拉罐的制作既包含了汪集鸡汤的传统工艺同时也融合了现代化的工艺,分别经过冲洗、解剖、剁块、炒制、煨制、自动分类、封罐、高温杀菌等步骤,经过以上程序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易拉罐鸡汤不用添加任何防腐剂就能做到保质期为1年的时间,是因为进口设备的物理防腐机制,其原理是121℃高温能杀死所有细菌,达到商业无菌要求,从而能长时间保存。罐头食品是由1804年法国人尼科尔斯·阿佩特研制成功,为后来的一战二战军用口粮提供了大量的质量保证,悠久的历史验证了这种食品保存方式的安全性。

汪集汤食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汤食产业已进入现代化生产阶段,以商业化管理、工厂化流程、纯手工技艺,发展壮大汪集地区的汤食产业。目前,汪集汤食公司已建成原料冷库80立方米、300L全自动行星炒锅5台、灌装生产线2条、洗罐生产线2条、日产量2000罐、年产值达1.5亿元。从瓦罐到易拉罐的转型升级,我们看到传统工艺和现代化工艺的完美结合,更看到几代汪集人对汪集汤的坚守,希望在武汉汤食有限责任公司的努力下,把汪集汤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力争年产300万罐,产值过亿,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汪集汤食有限责任公司自建产品展示厅,陈列公司所生产的汤品成品,便于旅客更加直观的了解汪集鸡汤的汤品文化。展示厅除了陈列常见汤品外,还包含特色产品,例如自加热鸡汤:为快节奏生活提供便捷,产品内配置自热包和水,可以在户外对鸡汤进行加热,方便快捷。

公司还研发了早餐汤,早餐汤打破了传统的早餐模式,以往早餐店需要早起熬哨子,熬高汤!现在我们的早餐汤,只需要加热,把面条等主食煮好后直接倒入碗中,不需要另外调味,就可以直接享用美食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