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前世今生
发布日期:2025-03-02 23:20:26 文章来源:江汉之声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及区位优势,
对城市经济形成、辐射和吸引力产生巨大影响,
也为商务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良好条件。
在武汉市解放大道696号,
曾建有一处苏联公共建筑风格的大型展览馆。
它就是武汉展览馆的前身,
又被老一辈武汉人称为“中苏友好宫”。
“中苏友好宫”建成于1956年,
是20世纪50年代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
在全国兴建的第四座大型综合型展览馆。
随着“中苏友好宫”的建成,
与之南北相望的汉口中山公园,
也将公园大门改建为苏联建筑风格的门廊。
隔着宽达60米的解放大道,
可以看到对面中苏友好宫宛如一位巨人两臂环抱、气势恢宏。
从高空俯瞰,前方宽130米、深120米的前广场,
与中山公园门楼之间
形成了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城市中心广场。
它是当时武汉重大庆典活动的检阅和集会处,
也是武汉民众开展庆贺游行等大型活动的中心。
1956年落成时的中苏友好宫全景(陈勇供图)
中苏友好宫建成不久,
就迎来了它的第一个展览。
1956年5月5日,“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正式开幕。
据统计,仅展览前3天就接待观众10万人次。
同年5至7月,历时3个月的展出期间,
共接待观众230万人次,出售商品110万件。
展会的盛况,
被来自新西兰的摄影师Tom Hutchins汤姆·哈金斯记录了下来。
1966年6月,
“中苏友好宫”更名为“武汉展览馆”。
它不仅是武汉的大型综合性展览场所,
也是全国、乃至国际展览与活动的胜地。
其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整个建筑群由“凸”形的主体大楼和27个附属建筑组成,
共有21个展览大厅。
展览馆正中间的前半部分为中央大厅,
穿过大厅向里走是工业馆,
两翼分别为农业馆、文化馆等。
展览馆自建馆后,
采取了自办、合办、承办、出租等形式,
举办过各类展览500余次,
不仅涉及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
还有多场来自世界各国的展出。
比如上世纪50年代的日本样品展览会、湖北省经济文化十年成就展,
上世纪60年代的植物保护知识展、丹麦电子仪器展,
上世纪70年代的湖北省工业农业展,
上世纪80年代的武汉市秋季商品交易会、国际电视设备展,美国俄亥俄州贸易展等等。
《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展厅内景
这一个个展览,都为武汉人打开了一扇窗,去看外面的世界。
工业馆大厅是中苏友好宫最大的一个馆,馆高19米,屋顶由18个圆拱组成。(王钢供图)
随着武汉对外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
1994年,
武汉市与台湾东联集团签订了《武汉展览馆土地批租和联合开发合同》,
决定在原馆基础上新建一座
我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专业性武汉国际会展中心。
1995年3月至4月,
武汉展览馆分两次爆破拆除,
但重建工作因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中断。
后于1999年12月17日开工、2001年8月竣工,工期20个月。
新建起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于2001年9月14日正式开业。
其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
设有10大展厅,展厅面积5万平方米,
拥有2800个国际标准展位,
以及不同类型、风格及规模的会议厅40间。
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武汉)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现有展览、会议、综合、商业四个业务板块,
旗下分设展览公司、会议酒店公司、综合公司、商业公司。
展览公司拥有2万平方米室内展厅,
成功承办“第51届国际医博会”“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
“中国食博会”“中国中部投资博览会”等
诸多影响重大的国内外展览1300个,
培育了食博会、华中汽车展、农博会、婚博会、房交会等一大批武汉本土优质展览项目,
是武汉会展业重要孵化器。
会议酒店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高端商务会务中心”,
先后举办过“世界旅游小姐大赛”“中国500强企业发布会”
“湖泊大会”“武汉国际时装周”等大型会议活动,
每年举办1000场会议活动。
持有的自营酒店,三星级标准客房达150多间。
2023年10月举办的湖北省首届住房博览会暨武汉第41届(金秋)房交会
综合公司负责运营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广场面积达3.8万平方米,
与中山公园绿化广场隔街相连,
是各类室外展览、品牌推广、路演活动首选场地。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正面图)
今天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
是一个集展览展销、商务会议、广场活动、
住宿娱乐、购物休闲、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往日辉煌已成历史,
续写传奇还看今朝。
新旧交替间,
形式变换,本质如常。
期待这个承载这无数老武汉人美好回忆的地点,
未来在商业上绽放更多的光芒。
图源:《武汉年鉴2022》
- 上一篇: “店播经济”激活消费新动能 将向专业化、垂直化发展
- 下一篇: 亮了!美了!青山网红美食街霓虹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