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媒体报道

江岸一大片红砖瓦房下 藏着一条长近200米的过早街

发布日期:2025-04-02 09:48:34    文章来源:武汉晚报

豆皮、烧卖、煎包、热干面,豆腐脑、油饼、油条、鸡冠饺……几十种早餐一应俱全。在这个老小区,街坊们不用出门就能一个月过早不重样,真正印证了那句“最好吃的过早在我家楼下”。

4月1日,“大江金岸”带大家来新村街道为群社区寻一顿记忆里的美味。从徐州新村轻轨站出来,沿解放大道拐进二七北路,步行约百米,就到为群社区。一大片红砖瓦房下开着些过早摊,才早上七点,就已经活力四射。因为街坊们说,这里藏着一条长近200米的过早街。

出差也要打包,好吃的不止这碗粉

清晨第一批赶早的街坊来了。“李姐,搞碗不辣的桂林米粉!”

十几种泡发的米粉和面条叠在盆里,调味的瓶瓶罐罐整齐列队,灶上的汤锅蒸腾着热气。

与别家的粉不同,碗里面的浇头不拘泥于一种味道,先码上瘦肉、香菇和木耳做的三鲜臊子,加一勺并不辣口的红油汤底。

拌粉的筷子一搅,米粉在鲜香的汤里面翻腾,趁热嗦一口,才发现还多点了一重泡椒汁,开胃爽口,一点也不油腻。

遇到专程来打卡的游客,老板还会贴心地说:“可以撒一点葱花,加一点剁椒,拍起来更好看!”

到中午饭点,周边工地上的工人也会来这里吃饭。一个隐藏版套餐准时上线。“8元钱,一碗粉里面会放两个煎蛋和一块干子,算是专门为这些农民工设的一个‘套餐’,希望他们可以吃饱些,有力气。”

炸酱热干面,能大口吃肉的牛肉粉、酸辣苕粉……她家过早的花样,也不单是桂林米粉一种。

有的人吃惯了她家的味道,连出远门都要带一份解解馋。

老板便麻利地分开打包,汤是汤,粉是粉,调料用小袋装好,叮嘱一句:“吃的时候多拌两下,才好吃!” 

三十多年了,这碗米粉的滋味没变,变的只是季节。冬天暖身,夏天开胃,而李记桂林粉的灶台,总是热着。

打开面窝的N种方式

八九点,太阳已经暖烘烘地爬上来,把过早的摊子都镀上一层亮色,巷子里的热气开始浮动,木林森的炸面窝的油锅也架起多时。

面糊在老师傅手里的铁勺一转,滑进油锅,瞬间“滋啦”膨胀。不多时,一个个花面窝、破面窝、薄面窝就送到了食客手中。

一个小小的面窝,怎么也搞出这多尖板眼?

有人分不清,炸面窝的爹爹也乐呵呵地解释:“么斯破面窝?炸破的、炸枯的就是破面窝撒!”

年轻人就爱这一口,咬下去“咔嚓”响,油香直往鼻子里钻。但老板透露,还是薄面窝卖得最好。

木林森的手工糍粑也是很有特色,外壳酥脆,内里的糯米晶莹透亮,颗颗分明。

花面窝、薄面窝、破面窝,各有各的拥趸。排队的人一边等一边咵天:“出去转了一圈回来,还是勒多人!”  

面窝递到手里,顾不上烫,先咬一口,米香混着豆香。有的人功夫老成,不用塑料袋装,直接拿上两根竹签挑着就走。

木林森的油锅,炸出了街坊们的默契——破的也好,花的也罢,只要是刚出锅的,都香得很。

配上一碗热干面、一碗蛋酒,就是江岸人最熨帖的早晨。

“老样子,一碗薄皮水饺”

木林森面窝往前走一点,可以看到一块小的提示牌:胡翠翠水饺,在这后面。

拐到后面的巷子里,看到“胡翠翠原味薄皮水饺”的招牌,就是店内没有菜单,一碗7元的水饺简简单单。面皮裹着肉馅,在滚水里打个转,把六十年的晨光都熬进汤里。

头批客人会踩着晨露来吃,蛮多都是以前车辆厂退休的老职工。

胡婆婆手擀的皮,方方正正,薄得透光,包好的水饺也齐齐透着粉色。

锅里翻腾出乳白的浪,十几个带着小尾巴的水饺下锅。舀一小勺猪油,虾皮、紫菜、榨菜一个不少,冲一碗热汤将盐、胡椒等化开,再盛入水饺。

调味简单,肉馅新鲜,趁热吃一碗,大清早的,暖胃。

店内的碗口浅,担心客人烫到。因此,每一碗水饺出锅,胡婆婆的爱人都会亲自端上方桌。“摊一哈再七,汤tá(烫)得很!”

晾凉的间隙,可以配一杯胡婆婆自己熬的绿豆汤,配料简单,自然分层。上层的甜汤清爽,下层的绿豆化沙,喝到后面,得晃着喝。

街道上光影流动,人声浮动,阳光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拉长。

在江岸过早——阳光正好,胃口正好,日子也正好。

李记桂林粉 推荐:桂林米粉、牛肉面(粉)、空心粉 均价:7元

木林森大面窝 推荐:薄面窝、花面窝、破面窝、糍粑 均价:2元

胡翠翠原味薄皮水饺 推荐:水饺可根据自身喜好调酸辣口 均价:7元

李记热干面 推荐:热干面、素宽粉 均价:6元

三姐妹炸酱面 推荐:香辣牛肉面、炸酱面、三鲜面 均价:15元

周记经典包子 推荐:生煎包、小笼包、锅贴饺子 均价:5元

小贴士:有的店铺会营业到12点,但还是推荐在10点前去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