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标·新商业·青年力——新华街道如何撬动文商旅体融合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5-08-11 09:09:47 文章来源:江汉之声新华街道因贯穿而过的新华路而得名。
1.08平方公里的辖区形态狭长,北接万松园美食街和西北湖公园,南临京汉大道,一段解放大道连接起武商和江汉路两大商圈。居于其中的新华,似乎总与这些最受瞩目的城市篇章相隔毫厘。
近年来,新华街道充分发掘资源禀赋,逐步探索出一条差异化的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路径。一批新地标的崛起以及老“城市名片”的再擦亮,正带领新华从聚光灯的边缘走向中心。


和汉口大部分土地一样,新华街的故事从市井烟火中生根。
20世纪初,张公堤建成和京汉铁路通车,新华街一带始有居民定居,街市渐成。1928年前后,一些从事皮革制作的手工业工人来此居住,逐渐形成皮革作坊集中地。30年代初,操练武术的汉口精武会操场迁至此地,后来会馆被毁,只留下精武路这个路名。
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落户新华,交通干道相继贯通,商贸交易日益繁荣,这里也成为市民生活的主秀场。
新华路体育场是这片土地上最炽热的心脏。它的前身可追溯至地皮大王刘歆生私人花园里的一块健身场地,后定名为汉口体育场,1954年在原址扩建,是当时亚洲领先的综合性体育场之一。这里举办过中国国家队迎战匈牙利国家队的足球赛,见证过贺龙元帅的到场助威,绿茵场的记忆里写下了一连串掺杂着武汉足球兴衰的名字,水泥看台聆听过三代武汉人的欢呼呐喊。

另一段武汉美食江湖的传奇则藏在精武路——二十世纪90年代,一位汤姓青年将重庆卤鸭技艺改良,在精武路开出第一家卤鸭店,椒香扑鼻的鸭脖迅速风靡,成为了一张武汉的美食名片,用麻辣鲜香征服着全国乃至世界食客的味蕾。


人流与商脉交汇,也为交通、文旅等产业的发展打下了根基。1958年,新华路客运站建成运营,是南来北往旅客进出武汉的重要交通枢纽站;80年代,武汉最早的星级酒店之一——循礼门饭店拔地而起,玻璃幕墙映照着改革开放的晨光;90年代,由原本的江汉工人文化宫改建而来的“JJ歌舞厅”,灯光闪耀在一代汉口人关于夜生活的记忆里……
如今,一些地标完成了它们的时代使命,已从城市画卷中淡去,但蕴藏其中的民生基因与市井活力依然汩汩涌流在新华的脉搏中,在当下焕发着更耀眼的光彩。

行走在新华街道的梧桐树荫下,总能被街角巷尾的烟火气触动。
江北社区的老旧废品站摇身成了飘香的火锅店和咖啡店,门口还支起了露天影院,连流浪猫都有了专属驿站——这些变化源于“如院”主理人韩羿飞的一次选择。
韩羿飞是江北社区的老居民,从小在这里长大,当熟悉的家园成为创业的阵地,他欣喜地发现,那份属于老社区的人情味依然温暖,“从找店面到办证,社区干部全程帮我跑腿,开业前还帮忙宣传推广。在社区开咖啡店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火锅店的热气驱散了昔日的异味,居民们从“绕着走”变成了“常来坐”。“猫咪驿站”和免费电影院成了邻里社交新据点,下班的白领撸猫吃火锅的身影,正是民生活力的生动注脚。


上世纪90年代,一些花店先后迁入单洞小路,自然形成了单洞花市。新华街道因势利导,吸引商户、大力扶持,并成立花市管委会,强化规范管理。
如今,单洞花市的“店二代”也走上了前台。2018年,宇凡花卉的新“掌柜”孙宇凡带着父亲支持的十万元启动金,建立起200亩的鲜花种植基地,开始探索自产、自供、自销的新路子,打通了鲜花销售渠道的“最后一公里”,用七年时间把父亲经营二十年的小花店扩张到拥有10家线下门店、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的“需之”汉花品牌。
作为单洞花市管理委员会成员,孙宇凡积极投身着花市的精细化治理和社区公益活动,并将他的创业故事分享给更多青年人。“作为从小生长在花市的新一代年轻人,对这里总是有着特殊的感情,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花市以及整个社区尽到一份力量。”

承载几代人记忆的新华路体育场,也正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荣光。虽因建筑老化,体育场自2017年起已停止承办大型赛事,却在街道的盘活下找到了新舞台:2024年承办中乙联赛14场、全国青少年足球赛5场,柔力球快闪、社区运动会更让全民健身在此扎根。夏令营免费培训千余名孩子,科学健身指导服务32万人次。
历经风雨的钢筋骨架下,跃动的身影依然蓬勃——正如新华街道的治理智慧:让居民商业扎根社区,助青年创业启航,令老场馆焕发新生,不断完善15分钟生活圈服务配套,推动“楼商居”三圈共融,共同织就一幅丰富多彩的“生活地图”。


1997年,52层的新世界国贸大厦在西北湖畔拔地而起,刷新当年武汉市最高楼记录。国贸大厦楼下的新世界百货,是新世界集团在大陆的首家百货,也是在武汉最早引入了“奢侈品牌”的高端百货。
除了向下扎根的民生烟火,新华的“向上”之路也从未止步。
二十多年里,武汉的商业综合体经历蜕变、消长,新世界百货不复早年间的光彩。而在南部的解放大道沿线,近年泛悦·南国中心和越秀IFC国金天地相继开业,弥补了武商和江汉路两大商圈之间高端商业载体的空白。

泛悦·南国中心聚焦Z世代,划分健身、电竞、夜经济等7大主题楼层,首创“24小时消费区间”,向青年提供惬意自在的沉浸式生活体验。

而作为越秀商管“IFC”产品线走出广州的首个标杆项目,越秀IFC国金天地开业时片区独家品牌占比即高达40%,2023年开业首店品牌汉口片区TOP1。12万方的空间以“MALL+BLOCK”双形态展开,像一座微缩的城市:奈尔宝家庭中心的孩子笑声、寰映影城的巨幕光影、Sole Pomodoro太阳与番茄飘出窑烤披萨的香气,与新华街道联合举办的“武汉首届鸭脖生活节”、精武有市集•武汉咖啡周、城市运动生活季、武汉首届冰淇淋节在街区内轮番上演……独具特色的品牌矩阵和商业生态,使国金天地迅速跻身武汉商业新地标。

2024年,武汉越秀国际金融中心超甲级写字楼T5亮相,并官宣万豪集团旗下国际奢华酒店品牌丽思卡尔顿华中首店将进驻T5,预计在今年年底开业。在数百米之外,另一家老牌酒店循礼门饭店也将迎来新生。同为万豪旗下的设计系品牌AC欧轩酒店目前已进驻开工,未来还将引入米其林餐厅“喜粤8号”和武汉BigHouse当代艺术中心,为市民游客呈现老地标的当代表达。

今年,“建设文旅消费活力区”被写入《江汉区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而新华已迈出探索实践的步伐。
市井烟火与时代地标和谐共鸣,运动激情与商业脉搏交织流淌,新华街道正以文商旅体融合的力量,为汉口腹地注入全新的活力。
- 上一篇: 周末N次方 | 江汉夜图鉴:烟火篇
- 下一篇: 《湖北日报》报道:爱国饭店老通城变身商业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