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8063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8-26 16:12:57    文章来源:商务局

 

一、基本情况

针对武汉市商业项目同质化、商业网点布局过于密集等问题,省、市商务部门出台多项政策和规划,市商务局积极建议,市招商局精准招商、优化招商环境,多方共同对全市商业网点建设予以规范和引导。

(一)省商务厅出台引导政策,推广试点经验

1.引导政策。2016年出台的《湖北省“十三五”市场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注重规划引导,对市场建设予以适当控制,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科学编制商业网点规划,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年出台的《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721号)指出,要合理配置商业资源,科学确定商业网点发展建设需要,将商业网点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动商业与人口、交通、市政、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并加强对城市大型商业网点建设的听证论证,鼓励其有序发展。

2.试点经验。2016年以来,在湖北省商务厅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黄石国家内贸改革试点完成结项,形成若干可复制推广经验。20173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了《黄石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为我省商业网点设施规划建设的管理提供了宝贵的试点经验,省商务厅印发《2017-2018年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向各市推广。今年一季度以来,省商务厅对各地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了督办调研,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二)市级部门制定专项规划,保障规划落实

1.专项规划。2012年,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制定了《武汉市商业设施规划管理规定》,对商业设施的选址等内容提出了明确的建设和管控要求。2016年,武汉市商务局、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联合编制出台了《武汉市商业空间布局规划(2016-2020年)》,对武汉市商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确定全市主要发展航空路、中山大道-江汉路、王家湾、徐东、中南路、光谷6大市级商业中心,严格规定发展规模、业态结构、空间布局等主要指标,避免扎堆建设和同态竞争。

2.规划落实。2016-2018年,武汉市商务局依据《武汉市商业网空间布局规划(2016-2020年)》,多次就洪山区白沙洲中铁物资片区、江夏区F0101地块、武昌区麦德龙地块变更用地性质进行实地调研,与相关区级商务部门、企业开展座谈交流,并从保障商业设施用地面积、业态结构等方面提出建议和要求,确保规划的落实和执行。

(三)招商部门实施精准招商,营造公平环境

1.精准招商。武汉市招商局近年来服务于武汉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需要,注意产业布局,按全市“一盘棋”开展招商工作。地域上主要聚焦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临空港经开区、长江新城,加快引进新兴产业,积极引资、引技、引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象上主要围绕“全产业链”、“城市功能链”和“创新链”,聚焦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2.招商环境。武汉市招商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营造公平竞争的招商环境。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结合各区实际情况和产业特色,对投资商在立项和选址上给予适当的建议,帮助投资商更客观、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本市的投资环境,坚决摒弃比优惠政策、比让利条件的非理性招商引资方式。在研究和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时,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随意放宽条件,不损害内外资投资商利益,不损害群众利益。努力营造内外资一致的市场环境,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依规对在我国境内投资的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保证国内外企业的公平竞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型商业综合体业态重复

2016年以来,武汉市陆续有约30家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开业,新增大型商业项目约226.4万平方米,2018年在建和开工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14家。目前武汉市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主要业态多为百货、餐饮、电影娱乐等传统形式,缺乏个性化发展和特色,容易造成同质竞争。

(二)商业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目前社会资本大量投入资源建设大型和高端商业项目,对市民迫切需要的社区商业网点、标准化菜市场、社区商业街等便民业态缺乏进入意愿,影响了武汉市商业网点体系的完善和社区便民商业项目的发展。

(三)商业规划缺乏约束力

目前武汉市商务部门、规划部门联合编制的《武汉市商业网点布局(2016-2020年)》属于行业指导性规划,未纳入全市总体规划执行,对本市商业项目建设仅具有参考价值,缺乏强制性和约束力。

三、下一步工作

(一)加快推动管理条例出台

武汉市商务部门将根据省商务厅工作安排,参照南京市等相近城市的商业网点建设管理条例,广泛调研,严密论证,尽快制定推出符合我市情况的商业网点管理条例。通过管理条例的出台,确立我市商业网点项目相关规划的严肃性,优化商业资源配置,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商业领域,按照规划要求落实武汉市商业网点体系建设。

(二)建立商业地理信息系统

武汉市商务部门将联合市规划部门、大专院校,推动打造本市商业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直观可视化的商业项目和业态结构信息,融入招商需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引导大型商业企业正确抉择、理性投资,为目前资源利用不充分的商业项目寻找潜在商家和买方市场,从供需两端优化本市商业资源的对接和利用。

(三)深度强化精准招商

武汉市招商局将尽快制定出台新的《武汉市重点产业招商路径图》,确定重点招商产业和重点企业,并致力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与着力发展新民营经济中的实体经济业态相结合,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聚焦拥有优质知识产权和创新创造能力目标企业,强化精准招商,促进本市商业业态结构的日趋合理。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下一步武汉市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招商服务品质,把服务贯穿于招商引资的全过程。努力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做好需求调研,深度了解企业,从降成本、促发展两个角度为企业提供服务。不断创新政府服务、优化项目落地环境,大力推进“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加大要素保障,为项目落地开辟“绿色通道”。抓住自贸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契机,加快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政府监管、财税金融、公共服务、人才供给等改革,形成制度优势、政务服务优势和投资环境优势,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加快融入全球创新体系,让项目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