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老字号叶开泰用上智能化生产线 减少人工操作 今年产值增两成
发布日期:2020-12-29 10:54:32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先进中药装备助推传统中药产业智能化,近日,长江日报记者随2020年武汉工业智能化改造提升第二十八场推广会,走进有近400年历史的叶开泰健民集团生产车间。国内第一条颗粒自动化生产线全流程管道输送,通过智能化改造,制造过程减少人工操作,更好保证产品质量,总体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产能提升30%,预计今年产值较去年增长20%。
在叶开泰药局传统丸剂制作现场,细润、浸泡、煎药、秘制……一盒药膏的形成,有大大小小十多道工序和步骤。据了解,针对当今患者服用不便,研发团队对古方小金丸进行改良试验,成功研制了小金胶囊,成为集团重点产品之一,2018年12月,“小金胶囊”研发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智慧中医为体、精品国药为用”,除了传承经典,健民还积极投身智能化改造升级,“公司主营业务为药品研发、生产、销售和中医诊疗服务,达到颗粒剂年产5000吨、片剂年产50亿片、胶囊剂年产40亿粒的生产规模,产能居行业前列。”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汪俊介绍。
中国四大药号的“叶开泰”始创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为中华老字号企业,拥有“健民”“龙牡”两大驰名商标。设立有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儿童药物研究院,主导品种龙牡壮骨颗粒、健脾生血颗粒为儿童用药领域的领导品牌,目前是全国重点中药企业、小儿用药生产基地。
公司制造中心副总经理李羿说,智能化改造前,产品生产按批次进行,设备为单机,人工操作、记录,空间利用率低,环境不易控制,运行成本高。“颗粒车间以大产品——龙牡壮骨颗粒为试点推进信息化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控制质量风险,做到整个生产可追溯。”
全流程管道输送系统攻克了颗粒剂输送在管道输送中,中成药颗粒粒度破碎、均匀性不佳等技术难题。与中国国药工程设计院合作,完成了龙牡壮骨颗粒项目的车间空调系统智能化的设计,并建立了自动化、智能化的加工、装配、检验、物流系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智能化的制药生产线,实现了信息收集、实时反馈、大数据分析。据了解,2020年,拳头产品龙牡壮骨颗粒产品产值创历史新高。
- 上一篇: 全年产销刷新建厂17年纪录 东风本田供应链“不掉链子”
- 下一篇: 武仙城际今日开通!票价最低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