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7个月货邮吞吐量超80万吨 密集布局城市货站 花湖机场“货”力全开
发布日期:2025-08-11 15:04:09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记者刘海锋
城市货站是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物流基础设施,其核心价值在于打破区域流通壁垒,通过整合仓储、通关、联运等功能,实现货物在不同区域市场间的无缝衔接与高效流转。近年来,花湖国际机场先后在黄石、黄冈、武汉、东莞等城市布局城市货站6座,拉动货邮吞吐量持续增长。如此密集的布局城市货站意图何在?下一站又会是哪里?
■ 城市货站开到哪儿就好比机场货运窗口搬到哪儿
城市货站,既是货物集散的 “中转站”,也是优化流通效率的“加速器”,通过标准化服务降低跨区域物流成本,让商品能够更顺畅地在全国范围内流动。
国际上,一些知名的货运枢纽机场都有着布局货站的先例。例如,美国的孟菲斯国际机场,作为联邦快递的全球枢纽,以孟菲斯为中心,其航线网络辐射全球,通过完善的货站布局,实现了货物在全美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高效流转。
在国内,浦东国际机场作为重要的货运枢纽,通过完善的区域货站布局,实现跨省市物流协作。比如今年刚刚开通的苏州前置货站,就将浦东国际机场货运窗口“搬”到苏州,从苏州出发的货物进入货站后,可直达国内外众多城市。
花湖国际机场的城市货站布局同样遵循这个逻辑。比如花湖国际机场东莞城市货站的设立。该货站集货物集拼、通关申报、陆空联运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充分发挥公司金融、贸易、物流综合优势和花湖空港供应链平台功能,能极大增强花湖国际机场对珠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便利广东地区跨境电商通过鄂州出口至世界各地。据预测,该站每年可为花湖国际机场带来6万吨货邮吞吐量。
■ 货物快速集散是一场“效率革命”
开设城市货站,背后有实实在在的数据和需求支撑。
数据显示,今年1—7月,花湖国际机场累计完成货邮吞吐量超80万吨(其中航空货邮吞吐量66.08万吨),同比增长73%。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对物流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花湖国际机场而言,布局城市货站既是“效率革命”,也是“市场必然”。一方面,货站能实现货物的“快速集散”,大幅缩短物流周期;另一方面,随着区域往来的密切,企业对“端到端”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
比如今年5月投用的汉口北城市货站。依托智能仓储系统与无人机配送网络,汉口北至武汉核心商圈及白沙洲水产市场,纽龙、波龙、帝王蟹高端海鲜等高附加值商品可实现极速达,配送成本降低40%;挪威三文鱼等商品可12小时直达武汉,再通过花湖国际机场航线网络覆盖全国的次日达网络分流至终端市场。
顺丰速运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货站就像把机场货运窗口搬到了商贸城大门口。汉口北的商户再也不用把货物先发到东西湖区中转,商品在市场打包后直接坐上“专车”,1个小时就能直达花湖国际机场。
■ 频频布局背后有深意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城市货站的加速布局,不仅加速了货物流通,更构建起“生产—枢纽—全国市场”的国内闭环,成为湖北产业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节点。
在生产端,城市货站成为连接产地与流通网络的关键纽带,让生产要素得以更精准地对接市场需求。以黄冈城市货站为例,其投用后直接打通了当地农产品“田间—货站—机场”的快速通道。英山茯苓、罗田板栗等特色农产品从采摘到进入货站,可完成预冷、包装、报关等全流程前置处理,再通过花湖国际机场的冷链专线发往全国。这种“生产基地+城市货站+航空枢纽”的模式,能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率,也能够推动生产端与市场需求的高效协同。
在市场端,城市货站通过整合区域商贸资源,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需求感知器”与“配送加速器”。已投用的光谷货站作为全国首个网状驳运型航空前置货站,投用以来根据市场反馈,逐步将服务重心转向光谷制造业产业集群,重点满足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大批量出口需求,货物处理能力从日均15吨提升至140吨,服务效能提升9倍。
花湖国际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花湖国际机场还将在中国香港等地陆续设置货站,以高效流通服务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通关键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