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对接RCEP公共服务平台
经贸预警快报
发布日期:2023-10-18 10:31:06 文章来源:市贸促会1.中国投资问题在新西兰正变得政治化
最近新西兰国家党领袖卢克森被问及是否愿意接受中国政府直接投资,通过“一带一路”倡议 (BRI) 为其260亿新元的道路基础设施政策提供部分资金,卢克森回答说他“绝对”会。
卢克森回答引发了新西兰对中国投资的广泛争议。而卢克森的右翼竞争对手行动党领导人西摩对中国所谓的债务陷阱外交表示担忧。他说:“我们不能效仿太平洋国家的做法,接受中国的投资,却发现自己背负着沉重债务。” 中国队新投资并不是新现象,据统计,截至2022年3月的一年,中国(包括香港)是新西兰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之一,投资额达114.6亿新元。然而,“一带一路”下的基础设施直接投资并不相同。今年是新西兰的选举年。显然,这些针对中国投资的政策立场存在国内政治因素。国家领导人热衷于将现任工党政府描绘成对外国投资关闭,并且对税收以外更具创意的融资解决方案不感兴趣。
毫无疑问,关于中国在新西兰的投资,特别是直接来自中国政府的资金的争论是一场复杂的争论。新西兰必须考虑其与西方伙伴的关系、对崛起的地区和全球大国的债务水平、基础设施的质量以及国家安全的复杂性。
随着中国投资问题在 10 月大选前变得政治化,考虑潜在的国家安全后果需要优先于政治,新西兰应该寻找高度值得信赖和透明的投资者——很少有人会用这两个词来形容中国。
2.中国东盟合作未来更可期
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中国与东盟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加强战略对接,实现更高水平经济融合和联动发展,合作持续提质升级,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强劲动能,为亚太和平稳定、持久繁荣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印尼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0年来,中国与东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坚持真诚相待、守望相助、互利互惠、协调包容,走出一条长期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
10年中,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往来不断深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红利逐步释放,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深入推进,双方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互为重要的投资来源地和目的地。双边贸易额去年已达9700多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了1倍多,已连续3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今年年初启动,有望进一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助力东盟地区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10年来,中国和东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尤为丰硕。中老铁路、金港高速公路和雅万高铁等一系列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正在有效缓解地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区域互联互通相对滞后等发展瓶颈。双方始终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互利共赢。中方表示,将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印太展望进行互利合作。
当前,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提质升级。本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通过双方关于深化农业、电子商务、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的成果文件。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合作方兴未艾。不少东盟专家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基于优势互补进行产业链合作,正在构建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将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动车在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深受欢迎,相关领域的合作给东盟国家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中国作为域外国家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今年正值20周年。中国视东盟为对外交往的优先方向,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中国在各国中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21年又率先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充分体现了双方的战略互信。
中国与东盟是拆不散、离不开的好邻居、好兄弟、好伙伴。新冠疫情中,中国与东盟同舟共济,双方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升华。疫情结束以来,双方人员往来和各领域交流加速恢复,泰国等东盟国家高官在机场热烈欢迎中国游客的暖心情景充分体现双方的深情厚谊。
中国和东盟均主张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面对个别国家在本地区搞“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的企图,东盟国家明确发出不愿选边站队、不做大国博弈棋子的声音。印尼总统佐科在本次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上表示,东盟国家无意成为代理人,将致力于与各方合作以实现地区和平与繁荣。
中国和东盟分别是世界第二和第五大经济体。双方互为发展机遇,合作潜力巨大,应携手打造经济增长中心、推进新兴产业合作、维护地区和平安宁、携手扩大人文交流。只要双方坚持走正确的道路,无论未来经历怎样的风雨,中国和东盟的合作都将牢不可破、行稳致远,推动双方实现更大的发展。展望未来,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坚守团结自强初心,秉持合作共赢精神,建设好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向着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中国和东盟合作必将不断深化,未来更可期。
3.肯尼亚吸引中国投资者进入工业园区开展业务
2023年9月4日获悉,新华社报道,肯尼亚政府官员近期表示,肯尼亚热衷于吸引中国制造商在该国工业园区、经济特区和出口加工区开展业务。
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部长及交付部门负责人Peter Mbae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投资论坛上表示,国家将支持能够参与肯尼亚丰富原材料增值的外国投资者,特别是在农业领域。Mbae在肯尼亚-中国外国直接投资路线图会议上表示:“我们希望中国投资者为国内、区域以及非洲市场加工商品。”
此次会议汇聚了中国和肯尼亚投资者,旨在寻找东非国家的投资机会。据肯尼亚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已成为肯尼亚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外国投资者和第一大工程承包商。Mbae指出,肯尼亚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工业和聚集园区,以加速工业化。
美中CEO协会主席、创始人兼主席孙罗伯特表示:“中国一直热衷于帮助肯尼亚发展和扩大其工业基础。”他补充说,中国制造商被肯尼亚吸引是因为肯尼亚拥有相对较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基础设施和生产高质量产品所需的熟练劳动力。孙说,肯尼亚也是一个区域制造业中心,因为它在非洲和其他大陆签署了许多优惠贸易协定。
4.斯里兰卡将申请加入RCEP
斯里兰卡总统府新闻办公室近日报道,总统维克拉马辛哈8日在印度尼西亚驻斯使馆举行的东盟成立56周年活动上表示,斯已与新加坡达成重要贸易协定,并正在与泰国积极谈判。斯已申请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个由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主要经济体组成的庞大自由贸易区拥有巨大的潜力。考虑到东亚地区的快速发展,斯经济重点现在应转向东亚。
维同时表示,他与东盟对印太地区的未来愿景保持一致,并承诺全力支持该战略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