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

武汉小龙虾“钳”住八方客

发布日期:2025-05-15 07:57:08    文章来源:武汉商务

夏天的武汉

小龙虾成为最吸引人的大IP之一

今年五一期间

武汉小龙虾“卖爆”了!

晚餐来个小龙虾,还有冰冰凉的啤酒。天还没黑,免费的演唱会就开始了,边吃边看,酒足饭饱,太享受啦!”53日,北京游客宋女士听闻小龙虾消费季活动,专程赶到三阳广场大快朵颐,脸上满是满足与称赞。

Manus生成的武汉小龙虾

今年“五一”,武汉早早启动小龙虾消费季活动,向世界递出一张香气四溢的新名片。在汉口江滩三阳广场,靓靓蒸虾、肥肥虾庄等“顶流”品牌的特色快闪店齐齐亮相,吸引大量游客试吃、购买,其中不少为外地游客。

武汉市商务局介绍,武汉小龙虾消费季活动以汉口江滩主会场为核心,联动全市龙虾品牌、重点企业、电商平台、商圈商街及景区、体育场馆,用600多场“小龙虾+”促消费活动,形成全域促消费热潮。统计显示,截至54日,超100万市民和游客来到汉口江滩三阳广场,嘬虾子、品小吃、购好物。

滩主会场:人山人海的小龙虾盛宴

与此同时,武汉各区因地制宜,融合美食、音乐、科技、文旅等多元场景,推出龙虾市集、音乐节、非遗展演等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全方位的夏日消费新体验。在游船上边赏夜景边吃小龙虾、在公园露营地外卖点份小龙虾,甚至,在小酒馆里边品酒边吃小龙虾,或吹着江风边听音乐边嘬虾子……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让小龙虾成为撬动假日经济的流量密码。

游客正在品尝武汉小龙虾

当美食IP遇到文旅新地标

一趟两江夜游,吃掉500斤小龙虾

510日晚,“两江盘龙”号游船满载欢声笑语启航。青岛游客余女士坐在临窗座位,面前红亮诱人的油焖小龙虾让她不禁感叹:“坐在长江游船上‘嘬虾’赏景,这才是打开武汉夜生活的正确方式。”

游客在江上餐厅品尝小龙虾。

4月起,油焖麻辣小龙虾被端上“两江盘龙”号游船。“嘬虾”和“看江”两大武汉夜游IP结合,再度成功出圈。游船工作人员介绍,“五一”期间,一场江上自助餐就要消耗掉500斤小龙虾。

据悉,带餐游船“两江盘龙”号能载客750人,是长江游船中名副其实的“巨无霸”,最大限度迎接江上“吃货”。三层船舱巧妙布局:一层开放式用餐区升腾着烟火气,二层雅座包厢私享江风,三层甲板360度环抱璀璨江景。

两江盘龙”号一般晚上7点启航,购买晚餐的游客傍晚五点半即可陆续登船。寻找最佳靠窗位坐下,从容用餐,吃罢悠闲登上甲板,吹着江风体验江城夜生活。若是碰上好天气,还可在船上看一场落日,感受晚霞与灯光秀的无缝衔接。

小龙虾吃的就是新鲜,我们在趸船和游轮上都设置了厨房,在江上也要做到现做现卖,确保菜品端上餐桌还热气腾腾。”游船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小龙虾,自助餐还提供武昌鱼、洪湖藕带、孝感米酒、樱花糕等菜品,让游客一站打卡湖北特色美食。

将美食IP与文旅新地标相结合,这种玩法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19年,两江游览就尝试在游船上提供小龙虾,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此后每年4月,小龙虾就会加入自助菜单,直至8月底小龙虾逐渐退市。

今年文旅商融合再升级,多家本土餐饮品牌与游船企业碰撞出新火花。靓靓蒸虾与古琴号游船在“五一”期间合作推出“琴鸣夏夜·虾宴江城”美食市集,在甲板上的靓靓摊位下单,就能品尝到地道的汉派卤虾,还有凉面、樱花糕等。51日晚,800人登船看夜景、剥虾肉,创下古琴号自运营以来的客流纪录。肥肥虾庄与长江荣耀游船首次破圈联动,将美食动线与城市漫游有机结合。

以前觉得游船观光是‘打卡式’体验,现在变成能沉浸3小时的立体享受。”一趟品虾看景之旅结束,余女士和家人仍意犹未尽,“原来武汉的夜晚不只是看城市渐次点亮,还带着麻辣鲜香的烟火风味。”

从饭馆到露营地

武汉小龙虾外卖订单全国前三

510日,临近中午,武汉光谷二妃山花海附近逐渐喧闹起来,不少市民陆续驾车来到这里,在绿水青山间享受轻松愉悦的周末时光。

快速扎好帐篷,席地展开野餐垫,接过外卖员送上的小龙虾,市民韩女士和朋友们准备先饱餐一顿。

外卖小哥给露营的游客送来小龙虾。

提前一小时下单,送到时还热得很呢。配上野餐垫,这就是我们的私人移动虾馆。”在她身旁的折叠桌上,清蒸小龙虾个大肉足,油焖小龙虾麻辣鲜香,戴上一次性手套,大家或坐或站,大快朵颐。

以前在饭馆吃虾,时间空间都比较受限,现在帐篷里点龙虾外卖,一边吃虾一边赏景,松弛感拉满了。”韩女士笑道。

从传统饭馆到露天营地,作为全国小龙虾之都,武汉人今年解锁了不一样的吃虾场景。

据肥肥虾庄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有超过1/4的顾客都会选择外卖点餐,从出餐到打包再送至顾客手里,他们的每个环节有着统一严格的标准要求,保证顾客第一时间享用到小龙虾的鲜美口感。

饿了么外卖员朱先生则表示,越来越多顾客选择在露营地点外卖,特别是随着夏季到来,小龙虾的送单频率直线上升。

饿了么数据显示,武汉小龙虾外卖订单排名全国前三,商户数全国前五,连锁化程度全国第一。截至今年419日,饿了么平台上小龙虾外卖商家超过千家,与去年同期武汉小龙虾商户相比增加了8%。旅游景区、新城区、高校附近,已成为新增商户开店密集增长区域。

肥肥虾庄联名黄鹤楼

追虾族”拖着行李箱来汉

清明节期间来排了好久队都没吃到,这次五一节后特意错峰出行,再来试试。”59日晚6点,江汉路步行街的肥肥虾庄黄鹤楼联名店门口,拖着行李箱的黄女士在等位长龙中感叹。这位来自湖南的上班族,已是两个月内第二次专程来武汉“追虾”。

店门口叫号屏显示,当前排队桌数已达130桌。店长张新国介绍,“五一”假期单日接待量突破2600桌,节后日均仍稳定在600桌左右,“近七成是拖着行李箱来的外地游客”。

51日晚,肥肥虾庄江汉路黄鹤楼联名店大排长龙

走进店门,20:1等比例还原的黄鹤楼模型格外醒目。楼梯转角处,黄鹤楼相关的诗词歌赋,让门店充满纸墨书香;四楼榫卯结构的黄鹤楼吊顶下,不少游客举着小龙虾摆拍;座位间的隔板上,灯光透过圆孔投射出黄鹤楼剪影;吧台上陈列着黄鹤楼联名油焖小龙虾礼盒装。“哪怕隔壁分店不用排队,大部分客人仍选择在这里等位。”张新国指着一楼门口的黄鹤楼模型说,“还有的游客只是路过,就算不来吃小龙虾,也会来和‘黄鹤楼’合影”。

这种文化沉浸感正成为新的消费驱动力。来自河南漯河的李先生边剥虾边拍照:“虾肉紧实入味,但更值钱的是这里的氛围——在微缩黄鹤楼边吃虾,体验了武汉的过去和现在,有种边逛景点边‘嘬虾’的奇妙体验。”同行的张女士向记者展示打卡黄鹤楼模型的照片:“打算等会吃完虾,就直奔‘夜上黄鹤楼’。”

来自黑龙江的大一学生宋同学,拿着运动相机记录这次新奇的用餐体验:“我在社交平台刷到这家店,特意前来体验,把文化‘玩’得这么潮的,武汉真是独一份。”数据显示,今年35月,黄鹤楼联名店客流量和翻台率增长超6%,客流为其他普通分店的2倍左右,人均120元至150元的客单价并未阻挡消费热情。

爆火背后是精心设计的文旅融合逻辑。店长张新国透露,联名店刻意降低空间利用率——3000平方米仅设80余桌,留出20%区域打造武汉地标相关文化场景。除春季的樱花主题墙、夏季的小龙虾主题墙外,还会定期推出琵琶、古筝等文艺表演,让店面成为“季季有新景”的打卡地。

小龙虾是武汉的烟火气,黄鹤楼是城市的文脉,二者结合发展,才能让本土味道走得更远。”张新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