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铁路航空客流同比增长近五成 热腾腾的“流动中国”又回来了
发布日期:2023-01-29 09:01:30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春运是涌动的人流,是对阖家团圆最真挚的表达。春节期间,随着“乙类乙管”措施落地,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发送旅客同比大幅提升。1月21日(除夕)至27日(正月初六),武铁共发送旅客270万人次,同比增长45%。其中武汉、汉口、武昌三大站共发送旅客97万人次;武汉天河机场保障运输航班3239架次、旅客39万人次,比2022年分别增长17.9%、48%。
在踏上归途、奔赴团圆的路途中,大家直观感受到,一个热腾腾的“流动中国”又回来了。
■ 从饺子到车厢,都是热气腾腾的
1月21日上午10时,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从汉口站食堂送到了候车大厅的旅客手中。旅客陈先生满足地吃完饺子,登上汉口开往宜昌东的D5803次列车后眼前一亮,列车乘务员们正在车内贴福字、折拉花,整个车厢都洋溢着浓厚的新春氛围。满满当当的车厢内,人们掩不住归家的喜悦,问候着闲谈着,兴致高昂。在列车乘务员一声声的“新年好”问候声中,陈先生深深感慨:“流动的中国,浓浓的年味,真好!”
仅这一天,武铁在汉宜铁路就加开了5趟动车满足中短途旅客出行需求。当天,全局128个客运站共安全运送旅客22万人次,其中武汉、汉口、武昌三大站共发送旅客9.9万人次。
今年,全国范围内,郑渝高铁、湖杭高铁、银兰高铁、京唐城际、新成昆铁路、兴泉铁路等多条新线加入春运,实现最大客座能力较疫情前的2019年春运增长11%。
航空方面,受探亲、旅游等客源叠加影响,航空出行客流明显提升。春节期间,南航武汉出发至东北、西南等地出行热情较高,武汉至哈尔滨、长春、三亚、昆明、成都、重庆等地航班上客进度较快,客座率超过90%。
深夜,机场灯火通明,依旧忙碌。21日0时,从天津飞往武汉的GS7856号航班准时降落在天河机场停机坪。在飞机停稳前,地服部机务工程室机务勤务员崔晓轩已经早早来到指定机位进行适应性检查。随着140余名乘客顺利落地,20日当天的工作总算告一段落。
工作10年以来,崔晓轩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除夕夜是在停机坪上度过的。对比前两年,崔晓轩更能感受到今年春节期间春运的火热。他说,最浓的年味,就在飞机起落时发出的轰鸣声中。
■ 一连串新变化,出行脚步更加从容
“以前春运,旅客大包小包、取票、验票,提前两个小时做准备还不见得赶得上,你看现在多方便呀,刷个脸就可以进站上车了。”大年初一,G70次列车司机董林在武汉站颇有感触地对长江日报记者说道。“车机联控,信号开放,车门关闭,到点开车。”13时40分,G70次列车准时从武汉站开出,驾驶室里,董林像往常一样推杆提速一路北上。
春运是观察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今年春节期间,铁路、公路、水运、民航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为旅客出行提供更精细、更贴心的服务,出行群众的脚步也更加从容。
春节期间,机场T4网约车停车场新建充电站投入试运行,可同时满足新能源车辆充电数从12台升至52台,极大方便旅客出行。在机场大厅,工作人员的身影持续流动,他们拿着小喇叭发布已登机航班信息,提示旅客注意登机时间并引导晚到旅客至急客通道快速安检。
在武汉至武穴、黄梅、咸宁等省内客运线路上,省客集团共计投入进站运营车辆1100余台次/日,座位数共计3.85万座,保证运力充足。
被按下“快进键”的出行人群,也对“中国速度”有了更多更美好的体验。
武铁配备了8组智能复兴号列车加入春运运输。体验乘坐后,旅客张恒感慨现在的智能复兴号太方便了,“以前我到郑州都是2个多小时,现在只要1小时33分就到了”。
“每名成年旅客可携带一名0至6周岁(含)的免费乘车儿童,6周岁(不含)至14周岁儿童可购买儿童优惠票”的全新政策,惠及了不少亲子游的家庭。大年初四,家住汉口的黄女士带着两个孩子从珠海探亲返汉。中午她还带着孩子在人声鼎沸的长隆海洋王国内用餐,晚上就已车行至二七长江大桥静静地欣赏两岸灯光。
踏着月光而来的“夜行高铁”,也最大程度上缓解节前春运返程旅客运输压力。对于第一次感受“夜行高铁”的何女士来说,这是一趟愉快的旅程。33岁的她从事教育行业,常年在安徽工作。去年,她和同事拼了一辆私家车回汉过年,光车费就花了近千元。今年没用抢票软件,何女士就顺利购得一班夜行高铁的车票,省心又省钱。
为了做好接驳,全市在武汉站、武昌站、汉口站、武汉东站组织安排对接始发公交线路46条,地铁深夜加开大站快车,9家出租车公司抽调1800辆出租车组成“突击疏运队”应急疏散客流。
- 上一篇: 我国汽车出口突破300万辆
- 下一篇: 春节期间不停转 盒马华中供应链运营中心开足马力保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