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通知公告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消费提示

发布日期:2024-03-12 09:12:41    文章来源:武汉市商务局

“3·15”消费者权益日临近,武汉市商务局结合部门职责梳理了市民反映的有关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问题,提醒广大消费者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1.什么是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商务部门管理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涵盖哪些行业领域?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商务部令2012年第9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从事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企业法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业务适用本办法。即,商务部门管理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仅涵盖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领域(详见附件1),仅限于在本企业或本企业所属集团或同一品牌特许经营体系内兑付货物或服务的预付凭证,包括以磁条卡、芯片卡、纸券等为载体的实体卡和以密码、串码、图形、生物特征信息等为载体的虚拟卡。

判定发卡企业发行的预付卡是否属于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可从发卡主体和使用范围两个维度来判断。一是限定的发卡主体。即《管理办法》所规定的从事特定行业的企业,应区别于预付卡专营机构(非金融支付机构),以及从事其他行业的企业(如健身机构、电影院、教育培训、书店等)。二是限定的使用范围。《管理办法》调整的单用途商业卡,限定在本企业或本企业所属集团或同一品牌特许经营体系内使用。对于混业经营的商业企业,只要其发行的单用途卡可在其从事的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业务中兑付商品和服务,即适用本办法。超越此使用范围的预付卡均不适用《管理办法》。

2.商务部门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发卡企业的备案监管是如何分级分类的?主要有哪些监管事项和措施?

《管理办法》明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企业分为集团发卡企业、品牌发卡企业、规模发卡企业和其他发卡企业。按照属地划分,省级商务部门负责集团发卡企业、品牌发卡企业备案监管工作;市级商务部门负责规模发卡企业备案监管工作;县(区)级商务部门负责其他发卡企业的备案监管工作。

《管理办法》明确:商务部和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对发卡企业和售卡企业的单用途卡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状况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及非现场检查。主要监管事项和措施包括:备案、发行与服务、资金管理、依法追责等。发卡企业应每季度登录商务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业务信息系统”,填报单用途卡业务情况。

3.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购(持)卡人的消费者合法权益可能面临的风险有哪些?如何规避风险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购(持)卡人的消费者合法权益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商家的经营风险——因经营、管理等原因不能按合同提供相应的商品或服务;商家的诚信风险——因诚信原因不按合同提供相应的商品或服务。

消费者规避风险维护合法权益的办法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三看”:

一看发卡企业是否备案。《管理办法》明确:备案机关对已备案的发卡企业予以编号,并在商务部和备案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告,提供公众查询服务。凡在商务部门履行备案程序的发卡企业均有相应的备案号。

二看售卡合同是否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有的发卡企业明确,发行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仅适用部分商品(店铺)或服务,对此,购(持)卡人应有清醒的认识。有的售卡合同对服务质效没保证,有的则存在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霸王条款、隐藏条款,购卡时要仔细阅读分析合同,坚决予以抵制。

三看经营状况和诚信口碑。对经营状况不佳、消费体验或反映不佳的发卡企业,要审慎购买其发行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尤其对较长周期(频次)的生活服务项目,要审慎评估购买。

4.哪些不是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的范围?又该如何规避风险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管理办法》明确:从事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企业法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业务适用本办法。《管理办法》分类表(详见附件1)以外的其他行业,如体育健身、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企业发行的健身卡、瑜伽卡、游泳卡、舞蹈卡等,以及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组织等发卡主体发行的会员卡、充值卡,不属于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范畴

消费者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湖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规章规避消费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消费——

一要理性选择。办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时,应积极查询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单用途卡业务备案信息等,对于优惠力度极大的充值返现方式要提高警惕。

二要谨慎办卡。参与预付消费前,要仔细阅读单用途商业卡章程及购卡合同。要请商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服务项目、产品名称、扣费标准、使用范围及期限等内容,注明单方不能继续履行合约后的违约赔偿方式和退款条件等,保证合同签署后对双方均有拘束力。同时,要求商家开具发票等购物凭证或者服务单据。

三要依法维权。当自身合法权益受损时,消费者要及时与商家协商,必要时向消协、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投诉;发现商家违规发卡的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一旦发现存在非法集资、卷款跑路等倾向时,应及时向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广大市民一定要注意风险防范,谨慎购卡!

附件:1.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行业分类表

2.武汉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备案企业公示(链接:https://sw.wuhan.gov.cn/xwdt/tzgg/202308/t20230809_2244706.shtml)

3.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链接:http://www.mofcom.gov.cn/swfgzc/article.shtml?id=2012090836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