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建立海外保障平台工作
为切实维护我市公民和企业机构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在境外合法权益,我市自2016年就建立了领事保护机制和全市25家成员单位的协调联动机制,严格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做好应急响应。通过核心成员机制,组织联合调研、不定期召开会议,互通信息、研判形势,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合法权益。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做好领事保护工作,规范领保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绘制市民求助的操作流程图,优化领保服务,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处置办法。积极推动全市领事保护宣传,发放《领事保护指南》,利用新闻发布和媒体采访机会讲解领保知识,公布全球领保热线,提供领保协助。
二、关于将全市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根据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为促进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承接对外承包工程,保障外派劳务人员海外安全,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鼓励外派劳务企业为海外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下一步将在企业外派劳务人员保险额度保全保足方面加大宣传培训,保障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关于由商业保险公司安排全球范围救援和法律援助服务
自2013年“一带一路”的构想被正式提出以来,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要在金融保障上下功夫,加快形成金融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的政策体系;要高度重视境外风险防范,完善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全面提高境外安全保障和应对风险能力。
此前银保监会也曾表示,将继续鼓励并支持各保险公司加强产品创新,主动提升服务模式,提高服务针对性和契合度,开发适应“一带一路”风险特点和风险需求的保险产品,积极发展出口信用保险、责任保险、再保险等产品服务,努力提供一揽子综合风险解决方案。
特别是在海外发生战争、暴乱,主权国家违约、汇兑限制等方面的风险,面对风险的时候,如何防范、化解、解决、消除这些风险,尽量避免这些风险,这是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做好保险工作中的重点。保险业在应对绑架、人身风险的设计也在不断的研究和改进。随着企业“走出去”不断发展,风险防范任务难度日益凸显,保险需求不断增加,企业投保意愿日趋强烈,各大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在提高自身资质的基础上,逐步创新推出有关产品。
通过湖北银保监局信息显示,我市已经有部分保险公司可以提供承包海外员工的意外医疗、意外身故残疾、医疗救援等服务,并在提供社会安全保障方面也取得了有效的进展。同时希望在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将有关产品进行推广。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保险业正借助新一轮金融对外开放发展机遇,构建综合配套而多元协同的金融生态体系,进而充分发挥金融的引导、聚合作用,我市应抓住机会,在稳步推进传统保险业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有新兴保险,全面丰富我市保险结构。
我市将配合省级有关部门,引导我市保险机构加强此类保险产品服务创新工作,在保险产品和服务方面侧重于特殊风险保障方面的保险产品,鼓励各大有资质的保险机构,大力发展跨境保险服务,为重点项目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重点发展巨灾保险和再保险,进一步提升区域风险保障水平,在产品开发和服务创新作为重点进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