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0023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10-30 15:07:40    文章来源:武汉市商务局

一、关于进一步优化综试区规划布局

2018年底,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中国(武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了注重差异发展,实现重点突破的发展方向,在构建线下综合园区平台方台,明确了重点支持、错位发展的重点区域,定位东湖综保区—跨境电商创新先行区、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跨境电商物流仓储集散中心、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区,鼓励各园区充分发挥各自地域、产业、物流和资源优势,促进武汉市跨境电商科学健康发展。随着2019年之后陆续开放的汉南、花山口等港区和武汉经开综保区封关验收等情况,我局将随时关注港区和武汉经开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情况,支持其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跨境电商园区。

二、关于进一步完善综试区发展路径

自2018年7月武汉成为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来,积极推进综试区错位差异化发展,规划完善综试区发展路径。一是建立协调联络和统计制度。积极联系沟通各园区,了解掌握跨境电商推进情况,协调跨境电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各园区每月报数据、每季报案例、年底报总结。二是积极引导园区利用自身优势,错位差异化发展跨境电商产业。东湖综保区跨境电商业务逐步向1210保税业务发展,区内的晶语瞳、澳宝、佳世福康、汇海源、汉邦长兴等10余家基础较好的进口电商企业,已由直购进口业务转型开展1210保税进口业务,今年1-7月,东湖综保区的1210货值达4.68亿,占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的79%;天河机场利用航空口岸优势,包揽了全市所有的9610直购业务;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去年年底开通了1210保税业务。今年,在国家邮政总公司和海关总署的支持下,中欧班列跨境运邮业务已于今年6月底开展试运营。武汉经开综保区将配套菜鸟、东风本田等优秀企业,发力建设和完善区内跨境电商监管场所、保税仓库等软硬件设施,充分利用产业优势和特点,依靠经开区内其他园区资源,定位发展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园区。

三、关于进一步整合综试区各类资源

由于武汉市综试区各园区发展定位不同,因此,在邮件清关中心、国际快件清关中心、机场口岸货物通关处理区、铁路口岸处理区、海运口岸处理区等场所的设施建设上,根据各园区产业、物流、地域等资源特点进行配置和建设。

东湖综保区拥有良好的跨境电商产业资源,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邮递物品分理中心的建设,并探索推进1210邮路保税出口模式,解决跨境电商企业退税难的问题,同时降低跨境电商企业税务成本。前期,市商务局就1210邮路保税出口模式向东湖综保区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对业务开展的可行性和业务量预测等方面提前进行分析和研判;二是沟通海关有关关区,听取关区意见,从区到市逐步推进。5月底,东湖综保区已正式发函至武昌关区,协调海关相关部门支持业务开展。下一步,市商务局也将积极与武汉海关联系,协调跟进。天河机场已建成了跨境电商服务中心,并规划建立国际航空邮件处理中心。

四、关于进一步统筹综试区招商引资

2019年,武汉综试区通过举办跨境电商峰会,以及高峰论坛、高校跨境电商挑战赛等大型活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尤其徐洪兰副市长赴京、沪、杭招商效果尤为显著,每日优鲜两家子公司、深圳宇轩、小黑鱼、深圳保达实业集团、洋码头、菜鸟国际等已顺利落户。截止去年底,在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备案的跨境电商企业数达269家,比前年(116家)增加153家。今年,招商工作的重点任务:一是动态更新完善我市跨境电商各项扶持政策,使招商工作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二是对各园区重点招商的项目进行统筹规划,联系各园区掌握企业招商进展情况;三是梳理出跨境电商产业生态50强企业,积极开展招商对接工作。四是加大引导宣传,集省、市、区三级政府之力给予专项支持,积极争取平台跨境电商保税分拨仓业务落地。

五、关于大力支持武汉经开综保区跨境电商发展

随着武汉经开综保区去年年底的封关验收,标志着武汉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跨境电商园区从四个增至五个,有利于综试区跨境电商稳步发展。目前,武汉经开综保区在现有8000平米的保税仓库的基础上,计划明年4月前建成一期五万平方米的保税仓,供项目使用。下一步,市商务局将该区纳入重点发展和扶持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对经开区在跨境电商软硬件建设及龙头企业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及资金支持。协调海关支持其尽快开通跨境电商业务,积极支持其开展网购保税+线下自提模式,充分利用区内万亿汽车产业集群优势,发展成为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