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00012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10-30 15:07:58    文章来源:武汉市商务局

一、基本情况

市商务局于2016年组织编制了《武汉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16-2020年)》,提出在我市构建6大市级商业中心、20个区级商业中心、28条特色商业街的商务网点布局体系,其中6大市级商业中心为航空路、中南路-武珞路、中山大道-江汉路、光谷、王家湾、徐东,区级商业中心主要有江岸区后湖、江汉区菱角湖、硚口区竹叶海、汉阳区钟家村、武昌区汉街、洪山区街道口、青山区杨春湖、经开区太子湖、东西湖区吴家山、江夏区中央大道等,特色商业街区主要包括中山大道商业街、江汉路步行街、解放路商业街、光谷步行街、武昌临江休闲街、武汉天地时尚街、沿江大道酒吧休闲街、楚河汉街、水果湖休闲步行街、黎黄陂路咖啡休闲街等,并且明确了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的业态、环境指标。以上商业网点体系已全面覆盖全市主要人口聚集区,能够提供全面便捷的商业服务。

市文旅局已通过旅游名街体系建设和重点旅游名街打造等途径,积极培育现代特色商业街区,已经初步打造了武汉天地、楚河汉街、昙华林、户部巷、界立方创意空间、黎黄陂路步行街、汉口里商业街、百联奥特莱斯主题公园等街区在内的13个旅游名街体系,并全力配合开展江汉路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

市城管委已为促进夜游经济开展多项亮化景观工作,建成了江汉路步行街、中山大道片区、光谷商圈片区、和平之心示范区、吉庆街、楚河汉街、江滩公园等夜景照明景观。为提升商圈及商业街区特色,开展户外广告整治提升工作,2019年累计拆除、整改广告招牌30000余处,完成新建门面招牌路段79条,编制全市重要商业体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235个,完成92个商圈户外广告规范提质工作。为提高商圈及特色步行街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强化了全天候巡回保洁工作,每日开展两次普扫作业,确保区域全覆盖、垃圾不过夜,并规范垃圾收集设施管理,加强公厕精细化管理,多角度提升了商圈及特色商业街区环境质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电商行业冲击。电子商务行业的兴起及快递行业发展,开启了新的商业消费模式,冲击了传统特色商业街区的“逛街-购物”消费模式,影响了部分竞争力不强、体验较差、价格优势不高的传统零售业发展。

(二)商业业态单一。传统特色商业街区过度依赖传统零售、小餐饮、普通老字号产品等业态,普遍品质不高,缺乏亮点特色业态,难以适配消费者逐渐提升的需求。

(三)公共设施老化。部分传统特色商业街区往往集中在城市中心建成区,各类物业配套设施年代久远、陈旧老化、标准偏低,影响新兴业态的入驻。

(四)空间形态不佳。传统特色商业街区建筑密集、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混杂,缺乏地域特色,常伴有人车混行、环境混乱、建筑老化等缺陷,不适宜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

三、下一步工作

(一)启动十四五商业网点规划编制

市商务局将于2020年启动十四五期间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围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分层级打造城市品牌商圈、国家级示范步行街、省级示范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区、后街消费区,健全全市商业体系发展提升的骨干网络,吸收十三五期间全市商业网点规划、江汉路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经验,向全市各级商圈、主要步行街推广。进一步提升全市消费场景,拓展消费领域,延伸消费半径,为市民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吸引更多优质商业资源入驻。

(二)推进步行街全面提升

市商务局将全力完成江汉路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力争高分通过商务部2020年底考核验收,争取授牌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持续指导推进汉正街创建省级试点步行街工作。总结江汉路、汉正街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经验,提炼成立步行街政务服务机构、编制步行街总体发展规划、制定步行街专项扶持政策、建立步行街智慧街区、提升步行街基础设施水平、激发商户自主提升活力、发展商旅文融合业态等典型做法,指导全市主要特色步行街提升水平。

(三)开展商旅文联动活动

市商务局、市文旅局等部门将联合推进特色步行街商旅文活动,依托重点商圈、特色步行街区组织开展,打造国家级示范步行街、省级试点步行街网红打卡地,联合抖音、斗鱼等媒体举办直播节,向特色步行街区植入文化展览、国际巡展、专场演出等文化旅游资源,扶持推动特色步行街区重点演艺项目,进一步丰富特色商业街区的服务功能和质量。

(四)助推夜经济蓬勃发展

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将进一步结合人流密集型、餐饮消费型、酒吧休闲型商圈,外联知音号、汉秀等都市夜游项目和木兰草原等乡村夜经济项目,构建全域夜经济发展框架,研究催生夜经济发展新引擎。市城管委将进一步增加丰富重点商圈、特色商业街区夜景照明项目,加强公共环境维护力度,提升商圈户外广告质量,促进夜经济活动实践,为广大市民创造更舒心的夜间商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