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第2022030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10-27 16:29:03 文章来源:武汉市商务局一、前期工作情况
(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武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武政办〔2022〕74号),为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成立武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副市长任组长,市和相关部门单位和各区人民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统筹推进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各区均参照市领导小组架构,成立了区级领导小组,实行区长负责制,多部门联动,落实各项建设任务。
(二)突出因地制宜,落实“一圈一策”
各区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商业发展基础、居民差异化需求,制定区级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工作落实。其中中心城区着重于提升商业品质、建立共商共管机制、推动便民生活圈数字化转型;开发区、功能区着重于补齐商业设施短板、在新建小区引入专业管理运营企业、引导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型。试点便民生活圈在深入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一圈一策”建设改造方案,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定项目、定人员、定责任、定要求、定时限,将建设改造工作落实落细。
(三)出台支持政策,强化政策保障
市区两级安排财政资金大力支持鼓励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各区在市级奖励资金的基础上,对本区内试点每个叠加了财政支持资金,用于鼓励支持便民生活圈建设改造。此外,我市各部门积极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如商务部门出台《武汉市便利店行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促进我市便利店行业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卫健部门对便民生活圈中符合条件的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项目,优先推荐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托育专项补助,优先推荐市普惠托育项目投资补助。民政部门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对连锁运营3A及以上等次养老服务设施达到5个(含)以上的企业或者社会组织给予一次性奖励。
(四)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业态布局
一是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市民政局组织编制《武汉市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21-2035)》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方案,纳入全市“一张图”管理,分别从市、区、街道、社区四个层级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用房,打造武汉养老服务“骨干网”。二是加大托育机构项目建设。市卫健委专列用于托育机构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力量举办符合规范和标准的照护服务机构。三是加强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点建设。加大社区便民快递驿站和邮政末端设施建设邮乐购商店站点建设,叠加水电气等公共事业性收费、小额取现、邮件代收代投等30余项便民业务。
(五)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社会影响力
通过各类媒体和平台,对我市便民生活圈试点有关政策进行宣传报道,商务部国际商报作了题为《武汉2025年建成11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专题报道;通过长江日报、武汉发布等报纸及新媒体平台对方案进行了深度解读,湖北日报等省级媒体广泛转发报道。引导楚天都市报记者对部分试点便民生活圈建设情况进行深度探访,发布题为《记者探访:大武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究竟有多便民》的专题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会同各区、各部门单位继续推进我市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积极探索便民生活圈创新发展模式,将我市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全国示范城市,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武汉市商务局
2022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