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0114号提案会办工作的意见
发布日期:2021-10-28 11:07:24 文章来源:武汉市商务局一、所做的工作和进展情况
(一)明确综保区定位、确定发展目标
根据各综保区所在区产业特点,我们明确各综保区发展方向和目标,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武汉东湖综保区要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及综合保税区“四区”叠加优势,以全球移动终端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电子通讯产品检测维修再制造、平行汽车进出口贸易、保税融资租赁、保税仓储、冷链物流、物流分拨为聚焦点,率先在新业态、新模式上探出路子,作为全省综保区新业务新模式新应用新产业的承载区与试验田。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要发挥区港联动优势,融合中欧班列、武汉新港等物流优势,充分发挥进口肉类、水果、粮食、汽车整车等指定口岸优势,重点发展大宗贸易、国际物流、保税仓储、冷链物流、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等业务。武汉经开综保区要开展汽车零部件国际物流配送、保税检测和全球维修等业务,打造以汽车为核心的物流分拨中心和检测维修中心,做好产业招商工作,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提升园区综合实力。
2021年-2023年全市综保区进出口值年均增长不低于35%,分别为每年分别引进1-2家年进出口值10亿元以上的外向型企业,在三年内使全市综保区一线进出口值由2020年度275.48亿元上升至730亿元以上,占全市进出口总值比例由10%提高到20%。2023年,东湖综保区进入全国A类综保区行列,新港空港综保区、经开综保区进入中西部A类综保区行列。
(二)、促进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融合
东湖综保区跨境电商平台于2019年1月3日率先在全省启动跨境保税进口1210业务,备案企业约100家,当年进出口业务量及总货值分别占到武汉市业务总量的约70%和75%;2020年,跨境进出口业务量持续扩大至273万票,其中保税进口(1210进口)130万票,货值11.45亿元人民币;一般出口(9610出口)143万票,货值1.18亿元人民币,总货值占比已达武汉市总量的83.31%,成为省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重要承载和示范窗口。下一步将大力支持金宇O2O自提店6万方扩建项目业务,推进跨境保税“线下自提”业务模式延伸至综保区以外的武汉自贸片区。以友好电商、意尚国际等发展潜力大、后劲足的跨境电商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积极建设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和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力争2021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20亿元。推动武汉自贸片区平行进口汽车检测中心建成运行,开展平行进口汽车保税存储、销售业务。
经开综保区2020年引进跨境电商项目菜鸟华中区域中心仓,并于2020年8月开始运营。该项目面向全国的跨境电商区域枢纽仓,主要是承载天猫国际、考拉海购、Lazada等跨境电商平台在华中区域的供应链业务,为全国消费者提供正品优质的进口商品和快捷便利的物流服务。2020年项目实现跨境保税进口业务量达到73万单,位列武汉关区第一位。下一步依托菜鸟国际在跨境电商领域的龙头地位,进一步优化服务,支持企业在经开综保区做强做大。年内建成5万平新保税仓库,并进行智能化改造,拓展业务规模。支持菜鸟开展中心仓业务,实现跨平台货物存储调拨,发挥其辐射带动功能。探索9710、9810跨境出口业务,丰富园区跨境电商业务种类,支持本地企业借助菜鸟平台出口。研究开展线下自提,跨境展示等业务,建设“前店后仓”,探索与经开万达或经开永旺合作开设跨境体验店,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式销售渠道。
新港空港综保区东西湖园区2020年8月5日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进口“1210”业务完成首票实单测试,截止2020年底完成一线入区进口总货值337.56万美元,货运量346.23吨。下一步将创建跨境电商示范中心,重点创建具有特色的跨境电商示范园区,阳逻港园区协调推进跨境电商(1210模式)业务常态化运营和线下直提,东西湖园区依托中欧班列(武汉)国际物流通道,加快推进京东、九米等一批高质量的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开展业务,全年力争培育交易额过亿元企业不少于2家,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增长80%。
(三)充分发挥自贸区、综保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三区叠加”优势,发掘外贸新增长点
一是利用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和区域优势,吸引企业落户;二是利用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人才优势和综合保税区的产业孵化优势,积极培养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留住企业扎根经营;三是利用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高新技术优势和综合保税区的加工制造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跨境电商产业融合发展。
(四)打造跨境电商标杆园区
加强顶设计和系统谋划,整合湖北自贸区、综保区的市场资源,在自贸区范围内加快推进跨境电商标杆园区建设,以商招商,招引一批际国内知名的营销服务、交易服务、支付服务、物流和技术服务等跨境电商企业聚集发展。以直营电商+代运营服务模式,以人才孵化为驱动,深挖产品供应链,推动制造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升级,通过产业品牌资源的输出,带动创新创业,形成产业合力,构筑本地跨境电商产业生态。
(五)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发展
在鼓励本土跨境电商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进一步推进有资金、规模和行业经验的湖北自贸区内的传统外贸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向跨境零售出口转型。引导制造型企业运用跨境电商,大力推进跨境出口,促进“武汉制造”国际市场占有率快速增长。年中举办制造业企业与跨境电商企业对接会,助引企业加快“触网上线”,使跨境零售出口电商的主体更加多元化,进一步提高跨境贸易的服务标准和消费体验,从而提升整个行业水准。
二、下步工作举措
一是紧盯验收工作。进一步配合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协调督促各口岸运营单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口岸办、省商务厅及口岸联检单位的更多支持,年内实现花山、汉南港区正式验收。
二是强化口岸现场服务。发挥三个派驻口岸现场办事处人员作用,压实责任,同各所在区第一时间做好现场协调服务工作。继续督促航空、铁路、水运等各行业主管部门持续开展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工作,促进港口、机场、铁路场站运营企业优化并公开作业流程,推动各现场作业全流程无纸化,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三是积极协调,切实提升江海直航的业务质量体量。推动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抓紧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做好配合工作,开拓更多近洋直航航线,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进一步优化航线运输,做好推动江海直航、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等相关工作。
四是督促相关单位做好境外疫情输入常态化防控工作,持续协调推进口岸防控工作,重点做好水运口岸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2021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