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商务专题>开放型经济

中非基建合作:惠及民生 传递温度

发布日期:2025-10-24 10:06:33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的巨轮鸣笛启航,赞比亚光伏电站的面板映照晨光,尼日利亚居民拧开清洁的自来水龙头……2025年的非洲大陆上,一个个中企承建的项目如点点星火,照亮中非发展之路。从海港到机场,从电网到铁路,中国以合作的姿态与非洲各国携手合作,为这片土地注入动能。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中企为非洲搭建发展“骨架”。5月,克里比深水港二期的投入运营,为喀麦隆打开了连接全球市场的全新通道,成为该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支点;7月,多哥埃亚德马国际机场站坪扩建竣工,让这个西非航空门户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成为中多友谊与合作的坚实见证;8月,坦桑尼亚—布隆迪跨国标轨铁路奠基、埃塞俄比亚米埃索至德雷达瓦高速公路开工,两条交通大动脉的规划与建设,未来将大幅降低运输成本,激活双边及区域贸易活力,带动矿产开发、农业贸易等多元产业协同发展。这些基建工程,不仅填补了非洲国家的发展短板,更构建起区域联动发展的坚实网络。

改善民生福祉,中国企业为非洲筑牢幸福的“根基”。6月,赞比亚卡布韦100兆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年发电量约1.8亿千瓦时,既满足15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缓解30%电力缺口,更为矿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撑;同月,尼日利亚供水项目竣工,300万居民的用水难题得到根本解决;8月,加蓬首都供水工程终结了当地供水不稳定的历史,日均供水时长从不足8小时跃升至20小时,30万居民的民生需求得到保障;9月,肯尼亚蒙巴萨通勤米轨修复项目完工,实现蒙内铁路与米轨的高效衔接,不仅提供便捷的通勤服务,更以90%以上的当地员工比例创造了800个就业岗位,通过技能培训赋能当地劳动者。这些“小而美”的民生项目,让非洲民众切实感受到发展的温度。

中企在非洲的每一个项目,都不仅是工程建设的实践,更是技术转移、能力建设的过程。从新建和改造铁路、公路,到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开拓进取,中非合作正从传统基建向多元赋能升级,为非洲经济多元化与包容性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随着非洲大陆自贸区的持续推进,以及中非在数字转型、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化,更多互联互通的基建工程将拔地而起,更多惠及民生的合作项目将落地生根。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必将书写出更精彩的共赢篇章,让非洲大陆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