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已完成工作情况
(一)加强引导,优化“走出去”战略布局。2018年湖北省商务厅组建“走出去”企业战略服务联盟,依次培育和打造湖北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同时统筹引导我省企业优化走出去战略布局,武汉市引导重点企业积极参与联盟,推进协同发展。并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基础建设、资源能源开发、高新技术、生物医药产业等领域促进深化合作。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引导企业通过绿地投资、跨国并购、联合投资等方式“走出去”,突出实体对外投资,优化对外投资结构。注重优势产业的国际合作交流,如人福医药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已涵盖美国、澳大利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埃塞俄比亚、越南等国家;远大医药收购了具有世界最顶尖的药物洗脱球囊(DEB)技术的德国凯德诺公司;光迅科技公司已先后在美国、法国、丹麦等国成立海外公司,开展各类芯片研发,并实施本土化经营。
(二)深耕细作,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组建企业联盟,实现“抱团出海”,借船出海。自2017年起,市商务局与市城建委、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市工商联所属国际合作商会及相关行业中小企业探索组建“走出去”实体联盟,以整体承接“一带一路”国家中小水电项目为突破口,发挥在汉央企开拓海外市场的优势,推动在汉央企携武汉中小企业“抱团出海”。联盟成立后既可承接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配套服务工作,也可单独承接中小工程,突破了中小企业“走出去”瓶颈。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带领联盟企业前期对海外市场的充分甄别并赴实地考察后,确定了赞比亚为首个项目实施国家。
(三)重点支持,推进产能合作和境外园区建设。主动联系由商务部授牌的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建境外产业园,引导本地企业进入境外产业园,降低“走出去”风险和企业初期投资成本。继续支持在有条件的国家建立武汉产业园区。鼓励有实力的外贸企业,充分利用产品销售目的地国家(或周边国家)劳动力和资源成本优势,投资设立加工、装配生产线,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同时推进企业国际化发展。
(四)加大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体系。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领馆商务部门和境外驻汉经贸机构、商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和信息沟通机制,为“走出去”企业及时提供项目信息和咨询服务。今年以来,组织我市150余家企业参与10多个国别(地区)的推介活动。其中,“走进德国”,引导医疗、制药、珠宝、教育等行业对接;“走进荷兰”,促成了烽火集团与其深入合作;“走进泰国”,深入知悉泰国金融、法律、税收及罗勇工业园区入园政策等信息;“走进东盟”,深入了解东盟地区各国的消费市场趋势、国别情况和引资政策;“走进哥伦比亚”与哥伦比亚驻华商务参赞面对面沟通基础设施项目;“走进北美”为优质商品进入北美主流销售渠道和市场搭建了平台。“走进中亚”,邀请在中亚地区深耕多年的华和国际咨询机构,为我市企业做了中亚五国国情、机遇、挑战专题培训,并发布了最新投资、贸易项目。同时,有效利用中央、省、市三级专项资金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支持。
二、下一步深入推进的工作
(一)定期举办供需合作论坛,促进我市产业联动。我市引进“中国国际工程采购联盟供需合作高峰论坛”,2018将于2018年7月13日在汉召开第七届峰会,并计划今后定期在汉举办。该论坛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隶属于商务部,商务部合作司对口联系)主办,历届参会单位为全国设计院所、大型工程承包企业以及物资设备供应商,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6届,前6届采购峰会征集并对接了1755项在建工程,76项拟建工程,428项分包工程,380项投融资需求。该论坛的引入,将充分发挥武汉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方面的优势,依托国际对接平台,为武汉工程设计单位、设备物资材料供应单位带来国际工程项目的分包及采购机遇,带动我市设计、工程、制造、材料供应的产业链发展。
(二)发挥各部门协同优势,完善全方位服务。在市级层面建立联席会议制,定期由市领导召集市各有关部门,为在汉央企协调解决“走出去”问题,促进我市中小企业依靠和跟随在汉央企真正融入“一带一路”“抱团出海”。建立企业沙龙制,促进央企与中小企业间“一带一路”工作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完善金融服务,针对民营企业竞争力不强、融资难等困境,探索建立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路径。进一步建立政府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会商制度,落实国家在信贷、保险等方面制订的一系列扶持政策。
(三)深入实施“万千百工程”,进一步壮大产业基础。我市正积极谋划实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万千百工程”,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2个收入过万亿的世界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能源环保、生物医药、健康食品等千亿产业产值实现倍增,新增一批千亿企业、百亿企业。通过万亿精准招商、市场主体成长、企业创新引领、质量品牌提升、融合发展升级等举措,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优势企业,为“走出去”奠定坚实基础。
(四)努力打造国际性平台,扩大企业对外交流合作渠道。2017年市经信委联合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了首届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全国各省区市及海外500多家工业设计企业参展,为我市赢得广泛赞誉。2018年,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将继续在汉举行,并将增加更多国际元素,利用世界“设计之都”之名,邀请国际知名工业设计机构和组织参展,为武汉企业寻求国际合作搭建更大平台。同时,自2016年起我市已连续三年组织企业参加德国汉诺威工博会等国际知名工业展,与世界制造前沿零距离接触,建立参与国际竞争新渠道。
(五)整合优势法律服务资源,健全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市商务局每年以海外法律专场或者国别专场的形式邀请全球顶尖律所为企业进行涉外法律事务培训。另外,市司法局将会同武汉市律师协会进一步讨论部署,拟依托贸促会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业务,构建多部门联动的合作机制。一是成立武汉国际商会涉外法律委员会,由市律协提供专业律师,组成处理涉及“一带一路”企业“走出去”法律问题及其他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的专家库,在各种可能的场合加以宣传,并根据企业需要推荐合适的专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二是由市律协组织专业律师定期编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案例及风险警示,通过商务局、贸促会等平台向我市外经贸企业投放;三是运用自媒体及移动互联技术共同开发在线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