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18023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8-26 16:01:40    文章来源:商务局

 

该提案对提升我市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工业招商结构、提高工业项目转化速度具有积极作用。在办理过程中,我局积极与市发改委、市卫计委、市外办、市教育局和市政务服务管理办等部门进行了沟通,各相关部门对于世界500强领域的招商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招商引资是增加投资、扩大开放、稳定增长的源头活水,是优化经济资源配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助推器。今年,我市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向海外延伸,推动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再上新台阶。

一、利用高层推动,加大大项目推进和落地

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明确,招商引资是我市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去年31日成立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的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全市招商引资工作,32个市直部门的一把手为成员。高规格人员配置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牵头,各区(开发区)党政负责人亲自审定重大招商方案,亲自参加重要招商活动,亲自过问重点引资项目,亲自会见重要客商,亲自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打通了与世界500强企业高层直接对话交流的高效渠道,加大了重大项目的推进力度和成功概率。

二、研究出台有足够吸引力的政策措施

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对标先进城市政策,我市今年年初出台了《武汉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明确对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设立的功能性机构,给予5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落户奖励;对世界500强企业在汉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认定为产业研发机构的,给予3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落户奖励;对境外世界500强设立的投资、财务、运营等功能性机构,给予400万元至500万元一次性落户奖励。

区级招商新政策也各具亮点,武汉经开区出台《促进产业集聚办法》“黄金三十条”,东湖高新区发布光谷“招商十条”。武昌区、江岸区等区分别出台突破性发展新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江夏区出台《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同时,市招商局及时编印《武汉市招商引资政策汇编》,为对外招商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19号)、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我市将准确把握国家高质量吸收利用外资、优化外资布局的政策方向,结合我市利用外资工作实际加以贯彻落实,并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

三、全面梳理、分类推进世界500强企业项目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一方面,市招商局在建立重要外商联络资源库和世界500强在汉项目名录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除对在汉重点外资企业和境外驻汉机构定期登门拜访外,对有意向在中西部地区扩大战略布局的企业发出来汉考察及参加我市重大招商活动的邀请。今年来,与一批重点知名外资企业及机构进行了精准对接,如费森尤斯医疗、西门子、法国电力、飞利浦照明、思特沃克、三井物产、哈罗公学、伊藤忠经济研究所、瑞典丹娜车钩、意大利赫拉集团等,就相关项目进行了跟踪洽谈。同时,以外国高层来访为契机,积极推动国际招商引资。131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抵汉访问。包括汇丰控股、阿斯利康、英国石油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规模庞大的高端英国商务代表团访汉,与我市共同举办了湖北武汉英国商务交流会,共达成九个项目签约,总金额约合人民币2.8亿元。此外,武汉还积极参与和举办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知名论坛,借助国际平台寻求与外资企业的合作机会。

另一方面,组织精干招商小分队,分行业登门拜访跨国公司全球总部、亚太地区总部和中国区总部,走出去引增量,到美国、欧洲、法国、日本等地招商,对经筛选的世界500强企业挂图作战,重点联系、重点推介、重点跟踪。今年3月底,徐洪兰副市长率团赴日本、韩国招商,访问了永旺、瑞穗、三星电子、SKLG等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推进了有关项目,并举办了4场专场经贸推介会,吸引了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参会,签约19个项目,签约金额79.92亿元;推动35个涉外重要项目,项目总投资额214.72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明确“四个方向”,谋求海外招商新突破。聚焦发达国家先进城市、校友集聚城市、国际友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城市,围绕全产业链、城市功能连和创新链,重点吸引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产业中高端控制性企业、未来高成长性企业等落户武汉,着力引进一批诺奖级科学家、产业科学家、领军创新人才和知名投资人领军的项目。用好“四支力量”,拓展海外招商新渠道。发挥好武汉各高校校友会作用,挖掘好海外武汉校友这一宝贵资源潜力;发挥好外资企业、走出去企业的市场、信息、人才等优势,实现以外招外、以商招商;用好各类商协会,社团组织,招商大使,侨领、侨社、侨团及海外华人商协会的人脉、渠道资源,通过他们牵线搭桥助推招商引资;积极与驻外使领馆及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国际性组织加强合作,将武汉“双招双引”推向国际交往舞台中央。

(二)开展针对性产业招商

在产业方面,我市聚焦制造业和服务业。围绕六大千亿产业板块和四个国家新基地,重点聚焦产业包括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显示面板、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等战略性产业,以及航天航空、人工智能、5G通讯等未来产业。新引入中信泰富国际金融城、华星光电T4、东风本田三厂、美国康宁、DHL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研发、富士康台式机整机业务及部分大屏组装业务研发等项目,有力促进了产业集聚。另外,我市区域性中心落户形成突破。法国达索系统、美国富华信托银行、新加坡睿克环境科技、香格里拉、思特沃克等外资企业纷纷在汉设立中国区域总部或财务共享中心。

下一步,我市将对招商重点领域的500强企业名单进行更新,变“一对多”撤网式推介为“一对一”定点持续接触,对重点客商“量身定制”招商项目,打造招商引资快速反应“部队”,确保项目早签约,一有战机,就快速相应、快速推进,速战速决。

(三)加快推动项目落地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一是制定《武汉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实施方案》(武政办〔201816号)和《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1号议案办理工作方案》(武政办〔201832号),统筹推进落地工作;二是下达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推进计划,落实责任目标;三是建立周通报、月调度、季讲评制度,加强统筹调度;四是开展招商引资项目例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及问题,确保项目早开工早落地。下一步,将加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推进力度,加大问题协调督办力度,争取更多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武汉。

四、着力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一)国际学校方面

我市目前共有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现有在读外籍学生419名,涵盖22个国家和地区,能基本满足我市外籍人士子女入学需求。在《市教育局关于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武教外〔20121号)文件的基础上,20152月,市教育局印发了《武汉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武教外〔20181号)。今年印发了第二轮《武汉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武教外〔20182号),从规划层面鼓励并合理布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下一步,将结合武汉“长江主轴”和“长江新城”规划与建设,办好武汉长江国际学校、枫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武汉法国国际学校,围绕力争在二七滨江商务区、武汉中央商务区、领馆区等外籍人士较密集区域再培育和开办新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二)国际医疗方面

按照国际化建设医疗先行理念,我市大力开展国际化医院引进建设工作,鼓励和吸引国际优质社会资本在全市范围内投资办医,进一步优化外商就医环境。市卫计委先后考察了厦门长庚医院、上海浦东国际医学园区、北京和睦家医院等多家知名机构,邀请了美国nationwide儿童医院等多家知名医院来汉商谈合作事宜,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家机构来汉办医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泰康人寿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合作建设的华中地区高端综合医院项目已取得省卫生计生委设置许可,进入施工建设阶段。武汉亚心沌口医院国际部预计在年内开业。协和医院金银湖国际医院已动工建设。武大人民医院沌口重离子肿瘤医院已进入机构设置流程。协和质子和重离子诊疗中心正在积极推进中。费森尤斯医药香港有限公司拟在汉设置多家血液透析中心。

(三)政务服务方面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1号议案办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1832号)要求,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制发了《关于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全程帮办代办服务的通知》(武政办〔201812号),组织各区(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和市直相关部门,对2017年以来全市新签约、未开工(开业)项目,分别确定一名帮办代办人员,帮助企业全面了解相关优惠政策,指导企业合理安排工期、提前准备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所需申报资料,组织协调企业和本区各审批服务部门按照预排工期确定的时间节点,并联、交叉推进各项审批手续,对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协调加以解决,需要市级有关部门予以解决的问题,由各区行政审批局报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由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协调市级有关部门予以解决。截至2018年一季度,已有933个招商引资项目纳入帮办代办服务范围,项目总投资额达25124.62亿元。同时,市外办为来汉投资世界500强企业外籍管理者及人才快捷便利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开辟绿色通道,针对特殊情况,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见卡办事,先办后补,容缺受理;深入实施外籍人士“家在武汉”工程,不断优化国际宜居宜业环境,努力吸引更多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武汉。

下一步,我市将对各区行政审批局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帮办代办服务的情况按季度进行检查通报,检查结果纳入对各区行政审批局年度考评范围;每月底对市级部门协调解决转办问题的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当月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综合绩效及年度相关考评范围。

五、建立专业化的招商队伍

我市把招募专业招商精英作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的“绝招”,聘请国内外经贸代表机构、知名企业、中介组织和具有资深招商经验的知名人士为“武汉招商大使”,持续不断、不设规模上限地在国内外网罗各类业务能力强、专业知识广、熟悉国际通行规则的专业人士,为武汉招商引资增色添彩。同时,我市充分挖掘武汉校友资源,探索以科教优势服务招商引资,将校友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口和生力军,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各级组织部门也将招商引资作为锻炼干部、考验干部的主战场,选派了一批熟悉经济工作、具备较强协调沟通能力、勇于拼搏奉献的年轻干部奔赴招商一线。下一步,将努力推进市场化的薪酬激励,对招商引资作出贡献的企业、社会机构、社会人士一项一奖、大项重奖,对作出重大贡献的招商大使授予“武汉市荣誉市民”称号、颁发“城市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