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18024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8-26 16:02:39 文章来源:商务局
一、已开展的工作
(一)坚持积极申报和复制推广协同推进
2013年以来,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武汉跨境电商的创新发展,省政府发文要求武汉市抓紧启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政策试点申报工作,坚持不等不靠,先行先试。武汉市政府出台了《武汉市人民政府加快发展与运用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明确“以特殊监管区为承载试点的物理区域,积极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确定以东湖综保区作为跨境电商业务承载园区。2014年武汉市政府第89次常务会研究通过了《武汉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统一建设、先行先试、接口开放”的工作思路。随后,拟定了《武汉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武汉市跨境电商业务实施方案》,2016年制订出台《武汉市人民政府加快发展与运用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2017年4月,在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扶持培育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市跨境电商的探索发展完善了制度基础工作。
在抓好制度规划建设的同时,从2014年起,省、市领导及商务、海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多次赴京向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汇报工作,争取申报支持。2016年1月,武汉市向湖北省人民政府报送了《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申请设立中国(武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请示》。同年2月,省政府向国务院呈递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设立中国(武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请示》。2017年10月,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一行来汉调研,充分肯定了湖北自贸区建设和跨境电子商务前期推进工作。同年1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武汉,在听取省市领导汇报时表示支持武汉申报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2017年底,我局按商务部要求通过省商务厅再次向商务部申报《中国(武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申建方案》。2018年我们将继续争取省商务厅的大力支持,全力以赴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二)推动“两大平台、六大体系”协同发展
一是积极搭建和完善省级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公共平台先后完成了平台多业务升级、关检同线双控查验、对接总署统一版、对接园区辅助系统四次主要技术升级及若干次局部功能优化,多次组织关、检、税、汇、商、物、融等部门进行政策衔接,共同推进数据资源共享,服务企业实现跨境贸易“秒申报、秒通关”。
二是建设完善线下综合园区。东湖综保区大力建设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通过自建和招商双措并举,目前已建成办公面积超20万平米的,容纳跨境贸易产业培育、技术支撑、科技金融、人才服务、法律服务、外贸综合服务、线下实体展销等七大服务平台,以及仓储面积超10万平米的保税仓库,为集聚品牌电商、代运营、第三方平台、电商培训、信息软件、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电子商务相关企业,构建良好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创造了最优的基础性物理条件。
(三)加快支持政策和服务举措协同推进
一是出台专项政策,驱动业务加速发展。2017年10月,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发布《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于东湖综合保税区推进自由贸易的投资促进办法》和《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办法》,制订了对平台支持、交易流水奖励、物流补贴、国内外仓储补贴、培训补贴、平台招商补贴、出口额奖励等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的支持政策,受到电商企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肯定,激励引导跨境电商产业链向武汉自贸片区聚集。
二是拓展口岸功能,疏通跨境物流通道。发挥东湖综保区4722口岸代码功能,支持园区企业充分享受区内保税与口岸服务双重优势,提升自贸区加工贸易型和跨境电商类企业通关便利化水平,简化通关手续,提升通关时效。2017年10月,东湖高新区与湖北机场集团集团签署协议,在东湖综保区合作建设“光谷城市货站”,通过区港联动,将机场航空物流服务前移至综保区,进一步降低跨境电商企业的物流成本,提升货物进出港效率。目前,武汉片区正积极对接汉欧公司,拓展发挥铁路运输对跨境业务的通道支持作用。下一步,除了加强光谷城市货站(即“东湖陆港”)与武汉其它口岸的对接外,我们还将积极推动武汉市统筹建设全市统一的智能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力争进一步实现降本提速。
(四)强化项目招引和产业融合发展双路并进
一是紧盯重点企业,探索商务合作新模式。推进绿地、小红书就等重点项目在东湖高新区投资项目落地,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跨境综合服务、O2O展示交易、创新创业等领域的发展。与敦煌网、ebay中国、亚马逊中国、兰亭集势等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商洽合作新机制,孵化打造跨境电商集群,拓展包括数字贸易中心、海外公共服务仓等业务,加大海外的品牌影响、夯实海外的落地配送,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品质。此外,按照互联网+思维,积极寻找跨境电商与各开放型平台经济发展的契合点,持续壮大产业规模。
二是大胆走出去、引进来,多渠道宣介招引。2015年,东湖综保区牵头成立光谷跨境电商产业创新联盟,并借助全球跨境电商光谷论坛等活动的影响力,邀请近百家企业前来洽谈交流,其中网来云商等企业与智利比奥比奥大区建立以农产品为主线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通了从线上到线下无障碍的跨境电商产业链资源。2017年,成功举办“首届中欧自由贸易论坛”,吸引50多家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前来洽谈合作。同时,我们也不定期组织实力企业参加国内外商务展会。通过双向促动,推动跨境企业积极拓展全球营销网络,鼓励实体经济触网并提档升级。
目前,全市约80%的跨境贸易互联网企业集聚在武汉自贸片区。截至2016年,东湖高新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含B2B与B2C)总额约为53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该交易额将突破100亿元。其中,东湖综保区共聚集跨境电商相关企业百余家,进出口商品涵盖母婴用品、食品保健品、家居产品、服饰饰品、3C产品、车辆配件等。2017年,东湖综保区依托省跨境电商公共平台全年完成直购进口43305票,保税进口379票,进口总货值2840余万元;一般出口11732票,出口总货值160余万元。截止2018年6月,东湖综保区依托省跨境电商公共平台累计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99034票,总货值累计4500万元。
二、下一步计划
(一)继续争取商务部大力支持,积极申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对武汉经济发展和外贸结构调整升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先行先试,不断地提升工作质量,争取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二)认真贯彻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复制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探索形成的成熟经验做法的函》。全面推行“六体系两平台”,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成熟经验,从建设跨境贸易线上信息枢纽、建设线下自贸跨境综合园区、发展基于海外仓的B2B出口业务、强化金融服务创新与融合、提升关、检、税、汇等部门监管效率、建立统计监测体系和创新新型商业模式等七个方面,完善武汉跨境电子商务“六体系两平台”基础框架的建设。
(三)培育和引进双管齐下加快聚集发展。紧密结合武汉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加大对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采取“量身定制”方式,鼓励其以总部、研发中心、智能物流以及核心配套供应链企业入驻。同时,依托武汉现有产业优势,在光电产品、深加工食品、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及小商品等6个领域,积极营造企业孕育、成长与壮大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快发展国内领先、特色鲜明、定位清晰、错位发展的跨境电商交易或服务平台企业。
(四)全力打造高标准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积极规划建设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通过培育一批跨境贸易产业孵化示范企业,打造一批“低成本”“零门槛”的园区型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孵化示范企业,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场地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进而加大孵化器、在孵企业与武汉各级各类学校、行业协会的合作,培养适合武汉跨境电商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孵化器建设运营,培育创业主体,建设孵化载体,提供创业服务,拓展创业投融资服务,着力打造“保姆式”创业服务体系,做长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