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JY2023035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9-28 15:37:13 文章来源:武汉市商务局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夜经济、打响“夜江城”品牌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商务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我局与会办单位市发改委、市人才局、市公安局、市经信局、市城管委认真进行了研究,根据您的建议,我们进行了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积极推进武汉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工作,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夜经济发展。3月17日,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并将打响“夜江城”夜游品牌有关工作纳入实施意见。并根据实施意见制定了《武汉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责任清单》,明确了打造“夜江城”旅游品牌的相关责任单位,形成合力联动,共同推进夜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市发改、文旅、商务等部门协同发力,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武汉夜间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促进夜游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引导市场主体打造餐、演、娱、游等夜间消费场景。2023年,将“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增加城市烟火气”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引导全市打造夜经济载体,完善设施配套,加强服务保障,提升夜间经济供给品质。
二是丰富夜间消费场景。一是打造特色亮点。充分利用武汉江湖纵横、滨水之城的城市景观特色,突出长江大桥、黄鹤楼、龟山电视塔等著名地标建筑,统筹整合江滩城市阳台休闲夜景改造、汉口江滩百年历史建筑群亮化工程等,高水平设计展现两江四岸灯光秀,使绚丽江滩夜景成为城市新地标和最靓名片。自2019年以来,武汉长江灯光秀频频在各大媒体平台刷屏,两江四岸夜景成为世界知名的网红打卡地。二是推动商圈商街提档升级。依托成熟商圈,积极引进和提升重点商业项目,打造核心商圈消费新地标。在航空路商圈,武商mall合并升级,销售额长期位居全国购物中心前列,恒隆广场、武汉越秀国金中心YUE街等大型购物中心相继开业,进一步提升消费能级。华联SKP对原汉街万达广场及楚河汉街第二街区进行整体翻新,总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成为湖北省体量最大商业体拆改项目,建成后将补足武昌片区高端百货和奢侈品缺乏的短板,和航空路商圈形成南北双核心。指导硚口区结合《省商务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制定可行的建设改造方案,抓紧推进汉正街步行街的改造提升,确保顺利通过省商务厅考核验收。指导武昌区建立区级领导小组、制定区级工作方案,并结合《楚河汉街品质提升规划》,清理和美化街区建筑外立面,增加夜景亮化设施,增设河面美化景观。三是培育消费新场景。积极举办2023武汉时尚产业荟,培育形成了武汉服装产业消费新场景。发挥传统商圈消费集聚优势,引导重点商圈和重点商业街积极调整业态结构,引进休闲、娱乐、购物融合发展的夜间经济业态和品牌,营造时尚、前沿的体验式夜间消费场景,形成夜间经济引领示范商业街区。江汉路,楚河汉街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四是积极组织申报夜间经济集聚区。积极组织开展夜间消费集聚区推选工作,2022年度向省发改委推选项目11个,2023年2月,“红T时尚创意街区”“户部巷”“摩尔城”“木兰草原景区”“汉口里商业街”5个项目获评“2022年湖北省夜间消费集聚区”。2023年7月,启动了本年度消费集聚区推选工作,全力支持有条件的项目建设夜间消费集聚区。2021-2022年,武汉连续两年入选财经国家周刊和瞭望智库发布的全国“夜经济影响力十强”。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多元的夜间消费活动。一是大力支持企业开展促销活动。支持百威啤酒、华润雪花等啤酒厂参与汉阳啤酒节、东西湖露营节等活动,开展产品促销等活动;支持爱帝服饰、红人服饰等参与音乐节、嘉年华等夜间购物优惠活动;支持良品铺子、周黑鸭、大汉口、黄鹤楼酒业等快消品厂家配合武汉餐饮协会举办美食节、夏至生活节等夜间文娱活动。二是鼓励打造夜间餐饮消费品牌。鼓励各区依托辖区内知名夜间美食街区和武汉老字号餐饮企业,营销汉味夜宵美食,形成了以户部巷、粮道街、吉庆街、雪松路等美食聚集地以及汉味美食为主打,彰显武汉特色美食的夜间餐饮消费品牌。先后举办武汉小龙虾节、啤酒节、咖啡节等一系列夜间餐饮促消费活动。三是大力开展直播活动。积极参与“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全市14个区(开发区)共113家企业报名参加,线上线下联动,营造了浓厚节日消费氛围,为全市人民打造了一场跨年消费盛宴。蔡林记、汪玉霞、马应龙、猫人、宁美国度、攀升等企业参与启动仪式,举办直播带货活动;阿里、美团、抖音、天猫超市、盒马等电商企业聚焦本地生活推出各类主题促消费活动。据武汉市电子商务协会统计,春节七天假期,全市实现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网络订单额)约19.65亿元,同比增长5.1%。组织企业积极参与第五届“双品网购节”活动。根据省商务厅统一部署,下发《市商务局关于参加第五届“双品网购节”湖北分会场活动的通知》,积极组织辖区企业,优选企业自主开展“惠享新消费”主题促销活动,全市参与企业14家,开展主题活动19个。配合办好2023“相约春天赏樱花”文化旅游活动,2023中国武汉体育消费周、汉马美食周等体育消费活动。支持举办武汉青春向上季、樱花户外咖啡节等青春消费活动。
四是全面优化夜间消费环境。一是优化道路交通管理。为更好推动夜经济发展,我市相关部门积极研究相关对策,在原交管部门对外发布的132条夜间、周末节假日便利停车道路的基础上,在确保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前提下,针对临街餐饮商户,无配建停车设施或周边200米范围内无公共停车设施的,在夜间非高峰时段(晚上10:00-次日02:00),放开部分非严管路段,允许临街餐饮商户门前单排顺向临时停车。对于消费需要的临时性停车实施包容性管理,对非严管路违法停车的,在停车未堵塞占用消防车通道或造成交通拥堵情况下,按照提醒纠正在先,责令在限定时间内驶离,对10分钟内驶离的将不予惩罚。二是优化占道经营管理。在“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的总体原则下,坚持严格执法与服务民生相结合,实行审慎包容执法,对部分区域群众确有需求的,与市场监管、属地街道等部门密切配合,因地制宜、科学设置流动摊贩集约化临时经营点或特色街区。经区人民政府统一规划设置,在不影响交通、不扰民、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管理时间与经营时间同步,确保人走场清路净,做到疏堵结合,服务民生。目前,上述举措正在稳步落实推进。三是优化夜间消费设施环境。结合城市重大活动和经济发展需求,通过政府主导、平台公司及社会单位广泛参与等多元投入、恢复、提升、建设了以江汉朝宗风景区(两江四岸)景观带为核心,重点线路、窗口地区、重要街区、文体场馆、接待酒店等为节点的7000余处景观照明设施,目前景观设施范围涉及15个区,形成点、线、面交相辉映的城市夜景照明体系。全市景观照明以灯光为载体,向世界讲述武汉故事、传播荆楚文化。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创新打造夜经济IP。加强数字赋能,利用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新技术创建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夜间消费新场景。结合滨水景观特色和高校云集优势,打造夜游、夜读、夜演、夜健、夜娱等更多形式夜间文化休闲业态,塑造活力时尚的“潮玩基地”。充分发挥武汉青年学生群体优势,吸引年轻人体验、打卡,通过政府、企业和网络平台协同推广传播,形成更多具有特色的夜经济IP。支持商业街区、商业综合体、景区景点、商品市场等培育打造夜经济特色品牌,加快形成“长江灯光秀”“木兰不夜城”“夜汉口”等亮点纷呈的市域夜经济发展布局和品牌矩阵。
二是加强夜经济管理保障。联合文旅、城管、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健全夜经济管理保障合力。进一步创新管理制度,打破区域和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采取“一区一策”、“一街一策”,甚至“一店一策”,因地制宜放宽夜间室外摆卖、营销宣传、景观屏幕等管理。加强夜间生活集聚区及周边交通组织和安全管理,优化调整夜间公共交通线路,增加夜间停车位、出租车候客点等。支持指导夜间生活集聚区开展灯光造景,做好街景打造、装饰照明、标识指引等工作。
三是不断延伸夜经济广度。挖掘交通场站、公园、社区、村镇等夜经济资源,布设便民商业网点,智能售卖设施、移动餐饮售卖车等移动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支持品牌连锁店发展,鼓励便利店、小餐饮、药店等24小时营业,加快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圈,方便居民夜间消费,激发全域夜间商业活力。鼓励发展乡村夜游、生态露营等新型夜经济场景,推动夜经济向社区、乡村等延伸。
武汉市商务局
2023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