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2023020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9-28 15:38:58    文章来源:武汉市商务局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武汉本土商超企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的建议已收悉,您的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对全市本土商超企业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您的建议,我们进行了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内引外联,增强消费引领。大力支持首店发展。研究起草《武汉市支持首店首发经济的若干措施(送审稿)》,从打造首店首发平台载体、服务首店首发选址落户、完善首店首发配套服务、加大首店首发政策支持、优化首店首发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细化了十二条措施。对国内外知名品牌在汉举办首发首秀活动给予补贴,每家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在本市新开设、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首店,按照不同级别给予一次性奖励,每家最高不超过150万元。文件拟在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印发。加大招引力度。积极抢抓经济复苏发展机遇,全力加大对外招商力度,第一时间“走出去”“请进来”。20234月,有关部门与江夏区政府拜访杉杉商业集团,就杉杉奥特莱斯落户江夏进行了深入商谈。202359日“携手大湾区 共构新格局”2023武汉招商引资暨武汉新城推介会在深圳举行,活动共签约68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杉杉奥特莱斯项目在现场完成签约。

二是培育特色品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本土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2021年、2022年度将推动便利店发展列入民生实事重点任务,积极推动全市便利店企业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发展,2021年全市新增便利店门店数超700家,2022年克服疫情影响,新增便利店门店仍近600家,其中新增24小时品牌连锁便利店达210家。制定并完善《武汉市便利店行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20212022两年共计支持新增品牌连锁便利店门店466家,支持金额达568万元。重点对新开24小时品牌连锁便利店给予支持,共计支持24小时品牌连锁便利店门店85家,支持金额230万元。加大力度推进离境退税政策。市财政局于20219月制定了《武汉市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前期准备工作方案》并向市政府报备,市税务局积极参与此项工作的推进,该政策的落地需省政府、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共同发文实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该项工作。加大消费券支持力度。将武商、中百、工贸家电等本土商超纳入商场、超市、家电消费券核销范围,增加企业销售额。我市首轮“惠购湖北”消费券总发券金额15178万元,累计核销金额14346.3280万元,累计拉动消费金额73376.2164万元。2023“乐购武汉”家电数字消费券总金额1000万元,其中通过京东线上平台发放600万元,最终累计核销金额596.7053万元,直接拉动消费8563.7833万元。

三是培育消费新业态,壮大新型消费。给予大力支持。支持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对认定的国家及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数字商务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支持。同时,持续跟踪免税店政策动态,推动免税店建设。支持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支持商圈、商业街区和商贸企业,引导实体商业企业发展社群营销、直播带货、“云逛街”。支持直播电商加快发展。积极开展直播电商产业研究,探索制定支持全市直播电商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开展直播电商培训,依托电子商务基地(园区)和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直播电商培训,赋能我市优势行业开展直播电商业务。推动直播电商聚集发展。制定《武汉市直播电商集聚区综合评价工作方案》,开展武汉市直播电商集聚区综合评价工作。已认定汉口北、云尚、红T11个武汉市直播电商集聚区。据第三方平台统计,20231-5月全市直播零售额约83亿元,零售量14751.6万件,直播人数16690位,直播场次86.84万次。促进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强化产业政策支持,制定实施《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化繁荣的新时代英雄城市三年行动方案》和《武汉市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潜力 促进旅游产业复苏发展的措施》《武汉市进一步促进夜游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全力打造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引导武商梦时代、武商摩尔城、21世纪购物中心、武汉壹方天地购物中心、群光广场等10家传统商业综合体转型升级为文旅商综合体,江汉路步行街、楚河汉街等商业街区被国家文旅部分别评为第一、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相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印发《武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组织编制《武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专项规划》和《武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技术导则》,对全市37个试点便民生活圈编制了“一圈一策”建设改造方案,并按照方案积极推进建设改造工作。第一批的15个便民生活圈已建设完成,第二批22个试点建设正有序推进中。我市便民生活圈试点经验多次被湖北日报、长江日报、中国经济网等媒体报道转载,在今年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中部六省城市交流会上,武汉市作为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四是建设人才集聚高地,营造商超企业发展良好生态。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我市以创建国家级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为目标,加强商超企业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启动实施“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在现代服务业等10个重点行业领域,培养支持1000名有特殊技能专长的名家名师名匠,其中董劲(中百集团武汉生鲜食品加工配送有限公司)等一批本土商超企业人才入选。大力建设商超企业人才集聚高地。拓宽武汉英才计划推荐申报范围,推动将一批本土商超企业纳入举荐主体。在武汉英才计划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评选中,重点向龙头商超企业的申报人选倾斜。发挥海外引才服务站点、武汉国际青年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武汉分中心等涉外机构作用,重点支持本土商超企业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深入实施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支持牵头部门将商超企业人才纳入现代服务业领域进行推荐评审,不断完善商超人才队伍梯队培养模式。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大力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全面推行“武汉人才卡”制度,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为符合条件的本土商超企业人才提供子女就学、医疗等服务。加强商超企业人才典型宣传,讲好人才故事,努力营造人才渴望成才、人才努力成才、人才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推动商文旅融合发展。继续引导相关商超企业和江汉路、楚河汉街等商业街区,积极调整经营业态布局,合理增加娱乐、文化、旅游、艺术等经营板块,引进首家旗舰店、首家概念生活馆等首店首发、创新概念的新品牌,组织开展包含省、市、区多档文旅推荐会、美食周等系列营销文旅商活动,丰富夜间经济业态、延长经营时间,打造全新夜间消费场景,推动文旅商综合发展。

二是探索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市国资委、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市城管委、市公安交管局、市投控集团等单位参与的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定期会商研究解决市属国有商业企业及武汉本土商超企业等重点项目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问题,为市属国有企业和本土商超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加强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加强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健全完善科学的人才选任制度,培养一批懂商业、爱商业、会管理、重实干,年龄结构合理、岗位搭配得当、后备力量充足的商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四是优化周边环境和服务配套。结合城市更新,加快对重点本土商超周边基础设施和路网规划及改造,做好道路、停车场、充电站、公交站点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改善进出道路条件。加强交通管理,合理疏导车辆,改善高峰时段车辆拥堵、停车难等问题,提升客流承载能力,营造舒心通畅的消费环境。

武汉市商务局

202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