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70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9-05 15:39:53    文章来源:武汉市商务局

刘萌委员:

您提出《关于提升武汉消费影响力打造中部赛会之都提案收悉您的提案站位高、针对性强,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局作为该提案的分办单位之一,对您的提案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展会规模能级双提升,夯实赛会之都基础

(一)核心指标领跑中部202516月,全市举办展会节事活动634场,同比增长23.1%。其中:展览173总面积179.4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42.97%17.47%国际认证取得突破今年新增2家企业获ICCA(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认证,累计达24家。

(二)本土品牌提质升级。我市通过产业筑基、模式创新、资源整合的培育路径,实现本土品牌展会规模和品质取得双升已成功打造30余个本地品牌展会。如2025光博会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全球活动,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食材节采用一城两馆模式,展览面积近30平方,参展商数量超过5700家,专业观众突破40万人次,现场签单超120亿元广告产业博览会面积突破3,八大展区覆盖全产业链,推动行业创新与融合发展

(三)多个国际性展会引进举办。结合我市产业发展情况,今年已成功引进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第32届生活用纸国际科技展览会等9个国际性展会其中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是近年来我市举办的国际影响力最大、也是教育界规格最高的会议。生活用纸国际科技展览会吸引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88家国内外企业参展5万名专业观众参观(境外展商观众占比超10%200多台设备现场展示,为业内人士打造一站式产业交流合作平台。下半年还将举办20余万方的国际农机展等大型展会。

此外,根据相关要求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原则上不能举办新的展会活动,因此创新性举办中国校友经济大会长江国际大会等地标性展会活动需再做研究。

二、展产深度融合,赋能产业提档升级

(一)展产联动信息共享成效显现。我局统筹建立965产业会展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商务、发改、经信、科创、文旅、农业、金融、投促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基本形成一链一展会,打通展会活动、链主企业、产业需求等关键信息壁垒。上半年向相关部门共推送展会信息84条,上门走访市经信、科创、金融、文旅、农业等近10家产业链牵头部门;市科创局将航天科普展融入全市科普周活动,市金融局为健博会定制健康金融供应链对接会,推动展产联动理念落地见效。

(二)会展+产业服务效能不断提升。202516月,全市举办产业类展会214场(其中展览24场,会议190场),占展会总数45.7%。依托九峰山论坛、光博会、健博会、双智展等专业平台,展示前沿技术应用,组织高水平技术交流,促进项目合作,助力光芯屏端网、智能建造、大健康等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提档升级。

三、创新消费场景,激发会展经济活力

(一)首创商文旅展融合载体。我局组织市会展协会、酒店协会、餐饮协会、旅游协会筹建全国首个商文旅展联合体。依托该创新机制,在第十三届中国食材节期间,策划组织了乐购武汉——食惠春风拂江城大型促消费活动。活动有效整合了文旅、住宿、餐饮老字号等77项优惠减免资源,成功打造展会消费新场景,显著放大了展会溢出效应。据初步统计,食材节直接拉动我市餐饮、交通、住宿、旅游等方面消费高达10亿元。联合体还组织近30家会员企业参加2025小龙虾消费季,活动期间共吸引人流超102万,推动全市日均消耗小龙虾近1000万只。

(二)通过展会多元场景释放潜力品牌展会积极探索创新办展方式,加速会展与消费的深度融合。例如,华中车展突破传统,同期举办汽车+家装家电消费节,实现跨领域消费联动;光博会期间创新推出追光逐虾主题活动,巧妙结合本地特色与展会主题,为展商及嘉宾提供小龙虾消费福利、光谷空轨专列免费乘坐等专属福利。这些创新实践不断拓展会展+消费的边界,有效激活了相关产业链的消费潜力。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攻坚克难,持续释放会展经济对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引领效应一是引进知名展会,完善产业会展品牌矩阵;二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提升品牌竞争力,三是提高政务保障水平,全力保障资金高效兑付,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全年举办展会节事活动总量突破1100场,全面高质量完成年度绩效目标,为加快建设国家会展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武汉市商务局

2025718